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以现代化为手段让古老文明焕发新光彩

南方+

00:38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道路

5月23日下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的文化名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活动现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以《文明的生成、延续与现代化转型》为题,从“文明的产生和扩散”“文明的延续和断裂”“文明的更替与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路径的思考。

对于文明的产生机制,过去很多学者侧重强调内部因素,例如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积累、私有财产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分化、国家形成。但钱乘旦表示,文明的产生还存在外因。

他解释到,外因和内因是互动的。存在某方面优势的人群,无论是器物还是精神方面的优势,都一定会影响到其他的人,逼迫他人去学习。钱乘旦认为,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相互学习和模仿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为防范外来人群,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从所有成员履行同样的职责,转变为实行分工,出现生产者、防卫者和领导者的分化,产生政治形态。

“因此我们可以说,‘交往’是文明产生的要素。没有交往就没有文明。”钱乘旦说,“孤独的文明是难以生存的。”他以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苏美尔地区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为例,说明“交往”同时也是文明扩散的基本机制。

而在对“文明的延续和断裂”的思考上,钱乘旦认为,制度和精神两大载体的关系,决定了文明的程度。“如果两个载体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彼此呼应,文明就能够深入人心。”

相比于其他的文明,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自孔子时期开始,“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保证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谈及“文明的更替与转型”,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意味着全方位的改变;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深造,是文明形成以后最伟大的一次变革。

“当我们细看世界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会惊讶地发现,正是那些人类最古老的文明的中心所在地,包括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倡导现代化最为突出。”钱乘旦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文明的回归”。“回归”就是以现代化为手段,完成文明的转型,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的光彩。

但现代化的道路,每个国家存在不同的问题和情况。“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道路。”钱乘旦认为,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艰苦奋斗、前赴后继,通过几代人不懈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绩。他表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仍在继续,中国人民一定会继续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字】南方+记者 王涵琦

【摄像/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龙达洋 周鑫宇

【海报】刘子葵 丁薇薇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