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文化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独立的前提

南方+

00:28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文化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独立的前提

5月23日下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的文化名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如何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题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的演讲中进行解答。他回顾了哲学科学社会的演进历程,提出要把握世界进入数字时代的机遇,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迎接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的到来。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林尚立指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就是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与人类现代发展相伴相生。”林尚立指出,回望历史,人类文明总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动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人类历史曾经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技术飞跃,第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农业,第二次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每一次的技术飞跃和进步,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都会产生伟大的思想文化成就。”

如今,人类社会正开始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迈进。“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而且还具有与西欧、美国现代化完全不同的时代使命。”

林尚立预期,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现代化,中国正在成为人类现代化新的中心地带,也将成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心。“这要求我们必须着手以中国式现代化去迎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如何迎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着力点在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因为马克思不仅是在解释世界,还要运用新的知识体系去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不但在理论上创新,更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改变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的发展进程。”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前提,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林尚立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上百年的伟大实践中,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塑造了力量。

他期望,充分提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创新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中国知识体系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新的境界。

【文字】南方+记者 杨逸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海报】刘子葵 丁薇薇

编辑 张梦圆 刘婷婷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