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量 向新提质|深圳:“裂变式”发展,“深流”成顶流

南方+

以文兴会、以文兴产、以文兴城……人们印象中爱“搞钱”、会“搞钱”的深圳对于文化二字有着崇高的敬意、浓郁的热情、天然的敏锐以及细水长流的耐心。

新时代深圳的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这个多元开放、内外兼修的城市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肌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高品质的平台,培育发展出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企业,一系列重大文化设施先后落地,文化新空间、新场景不断涌现。

未来,深圳将聚焦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的战略定位,围绕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目标任务,加快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努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度,让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文兴会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攀峰出圈”

2003年,深圳被确定为全国首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2004年,深圳又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

同年,作为文体体制改革的产物和“文化立市”战略的重要支点,文博会应运而生,并且一炮打响。

数据显示,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50亿元,增长近17倍,占全市GDP比重由4%左右稳步增长至8%左右,支柱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

在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博会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在20年的时间长河中,文博会与深圳这座城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20年来,文博会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第20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20届的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20届的108个;近年来每年都吸引国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辐射到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2023年文博会期间,深圳还成功举办国内最高水准、最高规格、最高层次的文化论坛“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博会与论坛“双星并耀”、相互赋能,收获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经过多年发展,文博会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众多龙头文化企业、业内专家学者、采购商、投资机构、媒体齐聚文博会,共同搭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产业项目对接、产品展示和推广交易的平台,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模最高、规格最高、实效最强、影响最广的展会,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广泛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即将到来的第20届文博会将全面展现我国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最新实践,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彩呈现,也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盛大活动,更是深圳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先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

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百花齐放。本届文博会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再创新高,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既包括华为、腾讯、华策影视、歌华传媒、中影、华强方特、华侨城等行业“顶流”,也汇聚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文化产业“新势力”,代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新消费”等新型业态,如咪咕文化、京东、字节跳动、小红书等数字文化企业,以及茅台文旅、比亚迪、蔚来等跨界融合项目齐聚文博会,展现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同时,本次文博会既是参展商展示交易的平台,也是广大市民及游客见证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体验感受中华优秀文化魅力的大舞台。

深圳将在完善展示交易机制的同时,着力丰富观众文化体验。不仅让参展商“有赚头”,更让市民在文博会上“有看头”“有乐头”“有玩头”“有吃头”“有买头”“有学头”。

以文兴产 文化产业支柱作用“奔流激荡”

在2024龙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含深量”创新高。

从原创舞剧《咏春》到《健康到到令》《枕着光的她》《我的纸飞机》《年少的你啊》《我会等》这五首歌曲都是“深圳出品”。

这些文艺成果不仅展示了近年来深圳卓越的文化原创力,也充分展现出深圳“兼容并包,勇于创新”的文化品性,以及高扬文化理想、丰富城市内涵的文化转化能力。

深圳既是改革开放的热土,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沃土。

这些年来,文化市场上的深圳元素凭实力“出圈”早已不再是新鲜事。这背后,是深圳文化产业逐年向好的强劲发展。

文博会作为创办于深圳的国家级展会,在服务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深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借助文博会的平台,海内外优质产业项目、产品、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在深圳汇聚,对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文博会的引领和带动下,深圳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2022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显示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实力。

数据显示,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50亿元,增长近17倍,占全市GDP比重由4%左右稳步增长至8%左右,支柱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

在文博会的强势带动下,深圳一大批重大文化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文化产业园区业态门类齐全,政策服务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目前,深圳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80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11家,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2家,省级以上示范园区数量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万家,就业人数近20万人,合计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150亿元。全市“国高”企业达80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44家,专精特新企业253家。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文化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以文兴城 公共文化服务“繁花似锦”

“我们在中国有事务所,参与设计深圳歌剧院。我们两位都是建筑师,我太太是中国人,我是法国人,我们都很高兴能为中国设计。”

在大国外交场合,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让·努维尔与夫人官丽达向中法元首兴奋地介绍深圳歌剧院。

时间回溯至2021年3月。

让·努维尔团队的“海之光”方案,在深圳歌剧院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建筑实施方案。

该方案没有采用传统的封闭歌剧院形式,而是巧妙地将展演空间和音乐聚落空间结合,融合了深圳“山、海、河、港、湾”环绕的特色资源,形成“一岛双湾,一河一山”的独特景观。

今年1月5日,深圳歌剧院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8年12月竣工验收。

深圳歌剧院的开工建设是深圳稳步推进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新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伴着深圳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开馆运营,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创建,一个个公共文化地标群逐渐成形,错落有致的文化群落推动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质的提升,惠及更多市民和游客。

去年,深圳创新策划“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设立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吾城吾歌”成为深圳群众文化活动新阵地、城市综合营销新品牌、文艺精品生产新路径,开辟了文艺工作新境界。

从“深圳读书月”到“创意十二月”,从深圳图书馆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音乐厅的“美丽星期天”……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以百花齐放的姿态,不断扩大覆盖面和适用性,为市民精准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而作为“爱阅之城”,深圳在去年出台《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意见》《深圳全民阅读进基层、进系统、进机关、进一线、进场所行动计划》,全年2400余场阅读活动吸引超1500万人次市民参加,持续涵养城市人文精神。


    ■声音

《咏春》与深圳精神

“舞剧《咏春》是当代舞台艺术的一次创新实践。追求极致做到最好,就是深圳精神。”——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舞剧《咏春》编剧冯双白

“决定来深圳,只花了15分钟,我感受到这里对文化的重视。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和当代科技成果,对艺术的突破性创新性表达,是深圳的强项。而根植于创新、包容的城市文化,让深圳逐渐成为现当代舞蹈高地。”——舞剧《咏春》主演张娅姝

“《咏春》这部舞剧在美学传递上也上了一个台阶,以一种最恰当的方式传递出岭南文化的力量感和深圳的城市精神。”——舞剧《咏春》主演常宏基

《咏春》对于“双非遗”元素的挖掘,“不仅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特色,更看出了深圳的胆识与能力,将传统文化与艺术传达的结合,达到了如‘盐与水’一般的融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

“《咏春》这部剧可以很好代表深圳的文化现象,这是我观剧后最突出的感受。包括舞蹈、灯光、舞美、音乐等方面都非常前卫,综合起来的感受就是,深圳的文化底蕴和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都在这部剧里面有所体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茅慧

“从《咏春》的表演可以看出中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是美的东西,中国特色也能被外国人接受,艺术和美不分国界都是相通的。”——新西兰中文传媒集团行政总裁胡杨


  ■新实践

《咏春》为什么在深圳诞生?

舞剧《咏春》接连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和央视,成为现象级作品。从深圳走来,走入每个观众的心里,演员靳东看完称其为“舞剧的天花板”。从深圳到北京,B站到小红书,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它的好评度和受欢迎程度,都在中国舞剧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舞台艺术相较于影视剧、演唱会等大众艺术门槛更高,如何让高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是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而难得有一部舞剧能够兼具如此的专业性、亲民性与传播性,不论是时空墙还是次元壁,都在观众的共鸣和感动里一一化解,实现了深圳文化的真正“出圈”。

这部颇具岭南气韵的舞剧,为什么能从深圳诞生?

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指出:“这样一部舞剧诞生于深圳,并非偶然,深圳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而深圳出品亦着墨于中国表达、国际表达。”立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经历,深圳不断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良禽择木而栖。“文化深军”队伍壮大,不断吹响号角。著名艺术家叶小纲、王晓岭、屈塬、印青等纷纷应邀而来,各区文化名人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郎朗、冯巩等通过福田区文化名人计划成为深圳“常客”,著名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工作室近期落户大鹏,在2022年“深圳人才日”之际,中国舞坛“双子星”、著名舞剧编导周莉亚与韩真工作室落户龙华,成为深圳文化名家大家庭中的一员。

文艺创作源泉涌动,还得益于多方力量汇聚。文化学者花建认为,“深圳制造”文艺精品创作有其独特模式,政府、民间通力合作,主流价值观和企业的运作机制寻找到了结合点,形成了全新的文化生产方式。

此外,还有公共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全覆盖、文艺创作全过程、扶持对象不设限的立体式资金保障模式。政府的、社会的、民间的、外来的……四面八方的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本都被吸纳到深圳,经过官方的有效引导和积极助推,为深圳文化建设提供了澎湃不息的动力。

舞剧《咏春》正是集全国顶尖创作资源于一身,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编剧,国内舞坛“双子星”韩真、周莉亚担任总编导。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而深圳歌剧舞剧院则是在深圳文艺院团改革的春风下成立,历经5年磨合,不但引进了张娅姝、常弘基等优秀文艺工作者,也创排出《烈火中永生》等获国家顶级奖项的作品。

深圳在对文艺精品的策划、认定、组织、资助和推广等环节上逐渐形成了持续一贯的长期机制,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文艺精品生产平台,从而催生出多姿多彩的文艺精品,声声叩响时代之门。

歌曲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灯火里的中国》《信仰》《再一次出发》,舞蹈《肖像》《等》《烈火中永生》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魔术《秘境》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短篇小说《月光下》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呈现岭南文脉,舒展深圳文艺气派。舞剧《咏春》剧中,荧幕上打出“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是那束光”。深圳的文化人才优势、制度优势和创新优势,共同组成了照亮文艺发展之路的那束光。

【文字】南方+记者 崔璨

【摄影】南方+记者 朱洪波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