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量 向新提质|惠州:文化产业多点开花,千年古城焕发新活力

南方+ 记者

吉他滑板奏响产业大和弦,影视文化产业厚积薄发,文旅体融合释放发展活力……根植于厚重的人文基底,惠州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放眼惠州,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近3万家,以超高清视频显示、5G智能终端为支柱的数字文化制造业遥遥领先,吉他滑板生产设计、影视拍摄制作、文化创意园区等新业态动力强劲。

当惠州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产业,高质量文化供给在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也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受访者供图

吉他滑板奏响产业大和弦

吉他,是惠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之一。起源于1991年的惠阳吉他产业,汇集近200家吉他及相关企业,其中规上企业9家,年均生产吉他约450万把,行业总产值超30亿元。

最高峰时,全国2/5、全球1/5的吉他产自惠阳,而尤克里里占全国销量80%。这里不仅产量巨大、产品种类齐全,产业链也非常完整,“中国吉他产业之都”的美名在外。

近10年来,惠阳吉他产业积极打破传统边界,从“制”造走向“智”造,吉他基因逐步融入城市肌理——惠阳吉他产业园和吉他文化创意街区正在规划之中,一座吉他产业集聚新高地呼之欲出。

滑板制造业也在惠阳秋长和博罗园洲初具规模。其中,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产品热销欧美、亚洲等地区,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今年首次亮相深圳文博会。

接下来,惠州将以轮滑及滑板制造业为基础,推动轮滑场地建设、举办高水平轮滑(滑板)赛事、打造高水平轮滑(滑板)队伍等,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轮滑及滑板产业链,朝着“中国滑板之都”的目标阔步向前。

文艺展演推动城市形象破屏出圈

以吉他制造的产业发展为基础,惠州深入挖掘吉他文化的品牌潜力,连续举办六届吉他文化艺术节和两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而该展演成为目前唯一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固定项目的地方性活动。

以吉他文化艺术展演为重头戏,2023年9月,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惠州系列文化活动陆续举办各类主题活动30余场次,组织高品质剧目演出10余场。

与此同时,惠州文艺精品创作百花齐放,推动排演话剧《东湖旅店》,创排舞剧《1942突破封锁线》,打造大型渔歌音乐剧《渔家》……全面展示文艺高质量发展新形象,不断提升惠州文化影响力。

重庆铜梁龙舞气势夺人、安徽绩溪手龙舞活泼生动、湛江人龙舞动感十足、中山醉龙喷火游走……今年,惠州最为出圈的文艺活动当属“舞动中国龙”——龙舞大巡游全国主会场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条“中国龙”同场献技,其中包括12个省的18个龙舞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大湾区的30多个特色文化项目,吸引15万名群众现场观看,全面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旅体融合拉动消费提档升级

今年“五一”假期,夜经济在惠州文旅街区持续绽放,千年古城燃爆“烟火气”。

千年骑楼水东街不断丰富东江夜游、夜演、夜读等新“夜”态,成为“潮生活+夜时尚”的活力街区。东江粮仓文化创意产业园自去年9月开园以来,以丰富的业态、巧妙的创意点亮东江,吸引年轻人争相拍照打卡。

作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惠州持续擦亮“夜色惠精彩”品牌,激活新业态文旅消费市场,推动水东街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

据统计,2023年,惠州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537.8万人次,同比增长89.8%;旅游总收入419.7亿元,同比增长149.6%。

惠州持续深化文旅体融合,多元业态释放发展活力。3月17日开跑的2024首届惠州马拉松,吸引近1.2万名选手参赛。马拉松举办期间,惠城区游客同比增加9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8000万元。

未来,惠州将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打响“山海惠州”文旅品牌,形成以环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巽寮湾、双月湾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会客厅、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地,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

一线

惠州联合摄制的电影在英国上映

“你知道吗,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是在我们惠州拍摄的,里面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市民吴女士观影后兴奋地向闺蜜推荐。

5月1日上映的《穿过月亮的旅行》,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影片项目库扶持作品,由惠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惠州友光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张子枫、胡先煦领衔主演。

在近期举行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穿过月亮的旅行》入围“天坛奖”,并于5月10日在英国上映。

无独有偶,全程在惠州取景的青春励志剧《追光的日子》,由惠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去年荣登央视1套黄金档播出,拿下暑期黄金档收视冠军,让惠州“出镜”更“出圈”。

这是惠州探索“影视+文旅”城市宣传新路径、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惠州从机制、机构、队伍等着手,成立惠州市影视拍摄协调小组,印发《惠州市影视拍摄取景工作指引》,吸引百余家影视企业纷至沓来,在惠州创作生产影视作品90余部,去年获评广东省首个“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在不少影视人看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新旧交融的历史纵深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就是一座天然的影棚和片场。

得益于城市层次清晰、画面感强、地域空间大、交通便利等因素,且配套了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惠州影视中心等设施,在惠州取景拍摄,与相邻的一线城市相比,还能节约10%—30%的成本。

当前,惠州正在筹建影视协拍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健全影视剧协拍机制,推动影视拍摄市场良序发展,打造影视城市融合文化新名片,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南方+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莫斌斌 黄海波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