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兴城,“理工男”深圳如何兼具“文艺范”?|文化力量 深圳向新

南方+ 记者

粤东首郡、港澳源头、深圳起点......见证了近1700年的郡县变迁史的南头古城,再次成为第20届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20年来,文博会的分会场从首届的1家增加到今年的52家,这些遍布深圳、多姿多彩的分会场与主展馆交相辉映,共同带动和成就了深圳文化繁荣的熠熠星光。

二十年前,深圳还是“工业”见长,以其快速、高质量的制造业闻名。不过,那时的深圳看中文化能为城市带来的核心优势,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文化立市”,并力排众议将第一届文博会落地于此。二十年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在这片热土历经淬炼反哺深圳文脉“一路生花”。

办好一场展,成就一座城。“一城一展,共生共荣”的美好图景在深圳与文博会的“双向奔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是文化先天资源并不丰厚的深圳率先实现了文化繁荣与城市繁华的共振共赢?因为改革开放赋予的城市特质是深圳的“精神底色”,多元创新锻造的全新格局是深圳的“文化增量”。在这座文化大熔炉中,文博会已成为深圳熠熠生辉的“文化新名片”。

展示规模从首届4.5万平方米扩大到第二十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从首届700多家增加至第二十届的3076家;分会场从首届的1家增加到第二十届的52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10个增加为第二十届的108个......20届文博会的“成绩单”不难看出文博会与深圳的相互成就。

文化之风,涌动鹏城。作为创办于深圳的国家级展会,文博会在服务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深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深圳文化企业已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其中,“国高”企业达80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44家,专精特新企业253家。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文化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此外,文博会充分发挥项目、资本和人才等方面的聚合效应,四面八方的文化遗产、文艺作品、文化观念、文化科技和文化人才不断汇聚于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向深圳流动。一系列业态丰富的分会场也同步成长,并带动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形成了深圳纷繁多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业态,推动了深圳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2022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显示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生命力”。文博会在成为文化大事之外,也成为了深圳独有的“城市精神”和“时代记忆”。

文博会的“春风”,吹动了城市“文化绿洲”的成长。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大剧院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一个个深入人心的重磅文艺活动轮番登场,彰显出深圳的“文艺范”。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深圳开展了二十多项市级演艺品牌项目,举办近260场演出及活动。“月月有活动,周周都精彩”的“文化菜单”,在增强市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沁润了城市的文化气韵。

最新发布的《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提到,2023年深圳阅读指数得分99.86分,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5本。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深圳拥有一千多个公共图书馆及服务点,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网点全覆盖。“十分钟文化圈”惠民生活,“千馆之城”名副其实。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文化价值的实现,使其不仅仅停留在抽象概念层面,而是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要“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深圳多维度、多场景以文促产,打开了一扇扇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窗口,为人文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您给我一天,我还您一个世界。”这是1994年世界之窗开园时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句口号,今天看来,依然让人感叹不已。从最早的微缩景观到“文化+演艺”发展模式的探索,深圳世界之窗不仅丰富了城市的休闲娱乐选择,更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艺术展览、跨文化巡游等活动,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城市文化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典范。

大芬油画村则是另一个以文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亮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发展成为“中国油画第一村”,如今是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和交易基地、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它的成功转型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与交流的空间,展现了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可能性。

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投资动画公司、扩充动画IP、衍生动漫周边开发等方式,开创了动漫产业的新业态。据统计,“腾讯动漫”签约的漫画作品多达近千部,单日图片点击量超10亿。而腾讯视频也靠手握《斗罗大陆》《镖人》《全职高手》等众多优质动漫IP成为“爆款集中营”。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也正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作为数字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深圳的电竞产业欣欣向荣。腾讯公司依托于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盗墓笔记》等一系列火爆全网的游戏产品,将科技、文化、艺术巧妙融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电竞产业也打通了游戏研发、赛事组织、俱乐部、教育、直转播平台等产业链,是文化娱乐产业中最具潜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2023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深圳市关于建设国际电竞之都的若干措施》,“真金白银”支持电竞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电竞之都。

这些案例无不彰显了文化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深圳创新打造“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据统计,深圳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家,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750亿元。通过深度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意设计,深圳不仅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构建了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2023年,被誉为“宇宙大片”的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在深圳设计周开幕式首发,一度刷屏网络。今年,在2024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深圳推出第二部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用一个深圳男孩奋斗与追梦的故事致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勇于追梦、不懈探索的深圳人。不少网友评价道,“只有深圳才能做出这样的片子”。没错,城市孕育了文化,反之,文化也塑造着城市的灵魂。

影片中,主人公从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楼顶起飞。

深圳,这座曾经以“速度”闻名的城市,如今正以“深度”和“温度”重新定义自己。从零开始的文化积淀,到如今深圳原创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座城市的文化生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

2024年春晚,来自深圳的原创舞剧《咏春》精彩片段大放异彩。该舞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对武术文化、岭南文化等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叫好”又“叫座”,已完成了全国百场巡演,并走向海外,成为了深圳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鲜活名片。

《咏春》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其由内及外浸润着独特的深圳气质,甚至可以说构成了对这座城市的精神隐喻和文化象征。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剧中仅叶问闯荡香港这一段故事,就足以激起深圳人的普遍共鸣;其次,该舞剧现代化视角的创新式解构,也非常符合深圳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特质。

4

而舞剧《深AI你》这一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创新之作,运用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舞蹈语言,创新融入轻盈、节奏明快的电子音乐、极具金属质感的服装和线条简洁变幻莫测的舞美设计,不仅为关注带来科技范儿十足的视觉享受,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机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

这些作品不仅成功“出圈”,更成功“出海”,在全球范围内擦亮了深圳的文化名片。它们不仅展示了深圳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语言,深刻阐述了深圳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5

每一部原创作品的诞生,都是对深圳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精彩演绎,它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梦想、创新与坚持的故事,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深圳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深圳不仅实现了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的华丽转身,更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魅力。

据了解,目前深圳正在通过深挖深圳元素,大力涵养深圳文艺生态,擦亮“深圳出品”文艺IP。未来,随着更多原创艺术作品的诞生与传播,深圳将继续以文化为翼,飞越更广阔的天地,不仅让世界看见深圳,更让世界听见深圳的声音,深刻理解这座年轻城市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无限的创新活力。


  ■观点

文化学者胡野秋:

文博会让深圳重塑“第二张面孔”

“文博会与深圳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因为深圳城市基因里的‘创新、务实、超越’精神,使得深圳在中国率先扛起文化产业的大旗,成为文化产业的桥头堡;而作为文化产业平台的文博会,则给深圳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使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时迎来一个新的阶段,即文化赋能阶段。”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

首届文博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不足3%,此后的20年里,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8%,并成为国内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仅设计产业年产值便超过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数千亿。“深圳造就了文博会,文博会照亮了深圳。因为有文博会,深圳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并有望成为未来的世界之城。”

胡野秋指出,当今时代,任何产业发展都不可能在单一领域内完成,上世纪以前那种门户壁垒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被淘汰,文化产业也不仅是文化自身的事情,而是在“产业链”“供给侧”等无限外延性的相关产业的参与下共同完成,文博会恰好为各种产业的互融互通创造了极大的优势。“深圳的优势文化产业无不与国际接轨,比如动漫领域的华强和环球数码;游戏领域的腾讯、中手游;印刷行业的雅昌等。已经实现了产业的无界化,而在20年前,它们正是搭着文博会出海的。”

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在即,胡野秋认为,本届文博会具有里程碑意义。“20年是个值得总结和回望的年份,也是需要前瞻的年份。这届文博会是在新的形势下举办的,将会在增强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深度融合上获得新的经验与成绩。”他表示,经过20年风风雨雨的文博会也需要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总结性成果,业界非常期待能够出台纲领性文件,以便让文博会的得以更加持久、稳健地发展和延续下去。

文博会举办以来,深圳的文化产业从起步到壮大,实现了质的腾飞。深圳曾被贴上“文化沙漠”的标签,但文博会让全世界的文化产业界以及延伸产业都深刻地认识了深圳,领略了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文化高度。胡野秋提到,深圳的文化产品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毫不夸张地说,是文博会让深圳重塑了第二张面孔。第一张面孔是经济的,它固然让人惊叹,但第二张文化的面孔,则受人尊敬,是文化改变了这座城市的气质。”

谈及深圳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胡野秋表示,文博会的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开掘。首先是面对新一轮AI时代的到来,必须构建、整合、嫁接全球智能产业的研发链条,使文化产业尽快实现内生性优化。其次迫切需要打造一批具有生命力的新一代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品生活化,不断更新迭代。第三就是要率先建立法制化、条规化的文博会运作文本,文博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深圳文博会的规范运作文本应该成为这个产业的指标性文件。

【策划】甘雪明

【统筹】曲广宁 丰雷 郭悦

【撰文】南方+记者 许懿 孙梦圆

【摄影】南方+记者 朱洪波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