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学者在南美洲发现新食肉恐龙物种

今日香港地
+订阅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获悉,该校学者与《国家地理》杂志探险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Patagonia)进行的一项田野调查中,发现新的肉食性恐龙物种并命名为Koleken inakayali,属于阿贝力龙科,是独特的冈瓦纳恐龙群之一。 

港中大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中)、研究员巴亚诺(右),以及阿根廷籍研究团队成员、《国家地理》杂志探险家迪亚戈·玻尔博士

港中大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中)、研究员巴亚诺(右),以及阿根廷籍研究团队成员、《国家地理》杂志探险家迪亚戈·玻尔博士

该研究由中大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和《国家地理》探险家迪亚戈·玻尔带领,团队在拥有6900万年历史的拉科洛尼亚地层(La Colonia Formation)持续勘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为晚白垩纪的恐龙研究提供新视角。

冈瓦纳大陆是一个远古时期存在于南半球的古大陆,后分裂成现今的南美洲、非洲、印度、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在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发生前,冈瓦纳大陆上有着各种独特的恐龙类群和其他地方不常见的恐龙,比如近40年前于现今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头上带标志性双角的食肉牛龙,它曾在电影《侏罗纪世界》和纪录片《史前星球》出现而为人熟悉。

研究团队在发现食肉牛龙化石的拉科洛尼亚地层中,找到一个新的阿贝力龙物种。它与食肉牛龙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体型较小和没有头骨角。团队的研究表明至少有两个阿贝力龙物种生活于恐龙时代末期的拉科洛尼亚。

文嘉棋表示,研究团队以该恐龙的部分骨架化石,包括几块头骨、一系列几乎完整的脊椎骨、一个完整的臀部、几块尾骨和几乎完整的腿,证明该物种的存在,并更新了阿贝力龙科动物及其近亲的演化树。“这些研究结果,为阿贝力龙科和更广泛的角龙群体如何随时间衍生出多样化的体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团队研究员巴亚诺博士解释称,Koleken恐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白垩纪晚期有多个阿贝力龙类物种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观点,以及阿贝力龙科在当时实际上是相当多样化的,这与有关其他恐龙类群的观点相反。这项研究为恐龙及全球的恐龙生态系统如何随时间推移而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GDToday记者  陈晨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