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丨威整镇大洲村:以“典”带面,示范引领,助力威整农文旅融合示范镇建设

四会发布
+订阅

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四会市威整镇大洲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聚焦环境整治、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乡风培育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以‘典’带面”创建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引领带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环境美”,促进宜居宜业

01

威整镇组织全体镇村干部下沉至大洲村,紧紧围绕“全方位、无死角”的整治标准,深入房前屋后、村内巷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集中清理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02

修缮、活化和利用炮楼、倫轩陈公祠(文魁)、陈恭恕家塾(武魁)、西园书屋等特色古建筑,弘扬侨乡文化、家风家教文化,完成村史馆、家风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投入190.8万元,完成大洲桥、大崀桥拆除重建工程建设,方便群众出行。

03

持续补齐污水治理、“三线”整治等硬指标短板,扎实推进“三清三拆”工作,拆除危旧泥砖房11间,腾空建设面积350平方米,引导兆源农业公司主动参与撂荒地整治130亩;持续开展“我在村里有棵树”活动,建成荔枝园12亩,实现增绿与增收齐头并进;投入300万元,加快大洲村示范片精品段建设,已完成村道拓宽等工程建设,房屋外立面提升、公共停车场等工程有序推进。

突出“产业旺”,加快富民增收

大洲村积极推动沉香、丝苗米、粉葛等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乡贤陈耀宾回乡建设奇楠沉香基地,一期种植面积约130亩,正在打造沉香种苗培育、种植、加工一体的产业链;无渣粉葛种植基地不断往纵深发展,已成功开发出粉葛粉、葛根茶等产品,延伸产业链;大洲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稻香1号”丝苗米的品牌不断擦亮,产品持续畅销,初步形成千亩丝苗米产业带,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带动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

突出“治理新”,弘扬文明新风

大洲村是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在推动典型村建设过程中,大洲村乡贤陈善章身在香港但情系家乡,热心乡村文化培育,提供村历史文化、侨乡文化等资料,推动大洲村史馆、家风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并主动做通村民思想,筹资迁移“福主公”,拓宽大洲村道路。同时,涌现出陈智伟等乡贤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村民主动参与“四小园”等先进事迹,利用闲置土地新建“四小园”10余个。

威整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积极谋划大洲村二期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古村,串联思源井、汇源亭等特色节点,开发古村落旅游环线,同时持续扩大沉香、丝苗米、粉葛产业规模,引入300亩蓝莓种植产业基地项目,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威整农文旅融合示范镇建设。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四会发布编辑部

来源丨四会市威整镇   通讯员丨阳珍妮

编辑丨陈丽莹

责编丨陈绍升

主编丨张   琳

执行总编丨陈永红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会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