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有近半数的人没有享受到带薪年休假
按照在职职工工龄计算
我国人均带薪年休假约为10天
而实际上
人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仅为6.29天
民营企业职工
民企职工人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不足4天
超过72%的民企职工未完整享受过年休假
制造业企业职工
制造业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情况十分不理想,甚至沦为“纸面上的权利”。
全国总工会对制造业职工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制造业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68天,高于全体职工5.51天的平均水平,工作6天及以上的职工占比为61.46%。一线制造业职工加班更为严重,工作6天及以上的占比高达74%。
带薪休假为什么落实不了?
我国早在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中
就确立了带薪年休假制度
2008年国务院通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进一步明确职工休假权利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但条例未强制执行
企业可依实际情况和员工意愿安排休假
未休年假可获三倍工资补偿
这给带薪休假的落实留下了“议价”空间
一些企业任性制定年休假规则
使得不少劳动者
难以享受完整的年休假
错把企龄当工龄
把双休日计入年休假
公司团建占用年休假天数
上班迟到扣年休假
公司单方面安排年休假
……
人社部指出
企业因岗位空缺和成本增加
缺乏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主动性
另外,劳动者普遍反映的问题
主要还是“不让休”“不敢休”和“不能休”
“请假比较困难,需要交接,怕添麻烦”
“大家都没休,自己也不好意思请假”
“社会整体竞争压力加剧,不敢休”
……
也有人表示
假期比较少
即便休了假
时间也不属于自己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
带薪年休假制度执行不好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不少企业意图以最少成本实现最大利润,误认为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会增加企业成本。
与企业相比,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担心因为年休假问题会影响到自身工作,因此往往会对企业不允许年休假的要求做出妥协。
事实上,给予劳动者适当的休息时间,使其调整到最佳状态,反而有助于增加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落实带薪休假需要
落实“监督”和“惩罚”
全国总工会开展的
“职工生活品质网络专项调查”数据显示
近六成职工认为
“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生活品质的主要体现
仅次于“收入”,位居第二位
近年来,“落实带薪休假”
一直是政策力推的方向
2023年7月31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
明确提出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
目前带薪休假难以落实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执法,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休假的社会氛围需要我们的法律部门、行政部门跟上。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
建议分阶段、分产业、分类型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比如推动规模较大、劳动效率较高的企业率先落实。另外,要有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并明确具体细则推动落实。
如果因年假发生纠纷
职工该如何维权?
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
依法维护带薪年休假权利:
举报与责令改正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或劳动保障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及相应赔偿金。
调解
向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达成一致后,签订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应履行协议内容。
仲裁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的时效为一年。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诉讼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最终救济。
相关链接
提前下班抵扣年休假?这样安排“休假”,不妥!
离职一时爽,可接下来工资、社保、年终奖、年休假......该怎么处理?
不定时工作制就没有年休假?不不不!
你有几天带薪年休假?
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
推动带薪假制度落实?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内容来源 -
广东省总工会
过好假期每一天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