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2024毕业季开幕:“未来”是关键词,作品展向公众开放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一年一度的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如期而至。

5月22日晚,广美将举办毕业季开幕式,以“请回答,2024”为主题,正式拉开今年毕业展览的序幕。今年,广美1787名本科生、429名研究生将分阶段分别在大学城校区、昌岗校区展示毕业创作,均分为三期进行,持续至6月27日。

广美首期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展,你最期待/喜欢哪个?(可多选)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城市学院 绘画艺术学院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毕业季开幕式 提交

学校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展出的毕业作品将涵盖绘画、雕塑、跨媒体艺术、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多个专业领域,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文末可查看排期哦!)

今年的毕业展有哪些看点?

“提问与应答,是创作的动力源。”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是此次毕业展主题的关键词,希望毕业生面向未来,能成为“提问者”和“应答者”,勉励他们在面对快速变化的未来时,能够去洞察、包容、超越,并创造更多的美好和可能性。

毕业季开幕式也体现了这一点。开幕式分为“开启未来”“相信未来”“直面未来”“点亮未来”四个部分,展现广美学子面对科技迭代更替时,积极求新求异求变的精神。

广美院长范勃。

广美院长范勃。

广美院长范勃表示,今年毕业季展出了大量体现艺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近年来,学校秉承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以“湾区艺术创新系统”探索高等美术教育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发展之路。

毕业季开幕式表演。

毕业季开幕式表演。

“在科技革命、社会转型持续加速的大时代里,在生产方式不断更新、创新模式不断演进的当下,在新质生产力对创造主体的技术、信息、知识、创意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我们更应思考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该做些什么、艺术创造与学术研究该做些什么,而未来是开放的,拥有千万种可能性。”范勃说。

目前,首期毕业作品展已经开展,将持续展出至5月29日。其中,本科生作品来自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城市学院,研究生作品来自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一起先睹为快↓↓↓

工业设计学院:

推出泛家居、文旅服务等产品设计

聚焦新质生产力,广美工业设计学院毕业生在作品中充分展现设计的新方向、新命题、新理念、新风格等,回应未来产业发展问题。

在工业与交互设计方面,作品重点聚焦儿童教育、智慧家居、智能出行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体现设计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理念,融入了对用户需求和环境友好的思考。

产品设计系的作品主要以“艺科融合”为目标,推出泛家居产品设计、文旅服务设计等内容,突出智能康养、亲子互动、情感设计、反内卷设计、居家工作、CMF与社交、桌游设计、研学服务、古镇文旅、Citywalk等主题。

此外,部分作品以具象表现透露出设计领域知识的深层问题,比如将看似对立的事物整合到同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之中,以主动作为使事物之间得以发生联系,传达对未来变革的信心和乐观进取的态度,鼓舞学子勇敢面对未知、勇敢追逐梦想,大胆去创造精彩人生。

《2050 HONDA LEMOON》 工业与交互设计系 作者:王凯

《2050 HONDA LEMOON》 工业与交互设计系 作者:王凯

作品《2050 HONDA LEMOON》关注技术带给汽车设计的变化,力图构建智能互联时代汽车设计的新范式,从外饰、内饰、人车交互以及CMF等角度探索了变化的可能性,体现作者在处理设计师个体智力和人工智能关系的思考。

《虚拟箔游戏屏》 产品设计系 作者:林宏秋

《虚拟箔游戏屏》 产品设计系 作者:林宏秋

作品《虚拟箔游戏屏》是一款将游戏管理软件交互设计融入游戏外接屏,并结合硬件连接的智能中控屏设计的一款游戏管家智能交互屏。通过游戏管理软件游戏外接屏和智能中控屏三个方向的设计,有效优化游戏交互的流畅性,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会被AI取代吗?”

这两年,以ChatGPT系列、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Sora为代表的AI生成工具接连涌现,人们不禁开始思考: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学习迭代,设计、设计师和设计教育怎么办?

对此,广美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毕业生们的回答是,要强调设计者的主体性和创造力,积极地去求新求异求变。

学生们递交了富有创造性的毕业作品,表达了画笔、电脑、泥土或AI都只是艺术家、设计师用以表达的方式与桥梁,而创作者独特的视角、眼光、意念、构思、灵感、思考、判断、趣味、品性甚至情绪等主观因素,将反映在其表达出来的语言、文字与形式等作品中,引人深思。

《人工直觉》  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作者:方志烨 郑洱汗 刘舒豪 王炜杰 温云迪

《人工直觉》  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作者:方志烨 郑洱汗 刘舒豪 王炜杰 温云迪

人工智能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作品《人工直觉》是一件探索人工智能“直觉”演化的大型视听装置,以机械臂动态表现人工智能的“身体语言”,以屏幕作为窥视其意识演变的窗口,通过呈现人与机器、创造者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探讨人工智能语境下人类社会新的认知和价值伦理,激发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可能性的思考。

《红林重塑》 专业:艺术与科技  作者:罗家杰 彭诗蕙 郑富洋 黄智棋

《红林重塑》 专业:艺术与科技  作者:罗家杰 彭诗蕙 郑富洋 黄智棋

《红林重塑》的作者们发现,拥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称的红树林在50年间经历了从完整到分散、破碎再到规范的多个阶段,作品提取了19732020年间全国各地红树林生长范围变化的图表,重现缓慢变化的沿海红树林生态,探讨人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收拾好啦!》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梁凯茵 高子悦 周艺琳

《收拾好啦!》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梁凯茵 高子悦 周艺琳

作品《收拾好啦!》是一款适合24人玩的治愈系卡牌类桌游。玩家扮演的是准大学生小美,通过体验在家中收拾物品、为大学生活做准备的过程,重温物品中所承载的温馨家庭记忆。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强调对现场的观察与思考

今年,251名广美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毕业,他们来自环境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等专业,作品强调对现场的观察与思考,以多维视角的设计,尝试回应城市与乡村、现实与未来等复杂问题。

比如,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广州地铁站点及周边区域,学生们从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为地铁站及其周边环境提供了创意设计方案,为大湾区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城市化提供参考蓝本;从官洲生物岛的实际商业用地出发,作品体现如何通过融入环境艺术观念,赋予商业场所人文价值,实现商业与人文生态共生。

《纤维织味——广府早茶文化的艺术造型转译》  作者:吕东莹 工作室:陈设工作室

《纤维织味——广府早茶文化的艺术造型转译》  作者:吕东莹 工作室:陈设工作室

“食在广州”是广府文化的名片,早茶又是其中的代表性美食。《纤维织味——广府早茶文化的艺术造型转译》通过对叉烧包、干蒸和虾饺进行夸张、放大、拟人等设计手法运用,利用纤维材料设计制作出一组具有广府特色的艺术装置,以设计力量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醉打金枝——以新的方式宣传粤剧文化的艺术装置设计》 作者:陈芝漫 工作室:陈设工作室

《醉打金枝——以新的方式宣传粤剧文化的艺术装置设计》 作者:陈芝漫 工作室:陈设工作室

作品《醉打金枝》以宣传粤剧文化为目的,通过将粤剧文化与金属材料和感应装置结合,制作互动艺术装置。当人们靠近装置观察时,感应器得以感应,触发装置与人的互动,在向公众展示粤剧与科技的融合的同时,强调了公共艺术中公众参与互动的特性。

《地铁之上,共生之下——基于居民需求的公园与商业共生系统营造》 作者:余嘉豪 古骥 工作室:城市与建筑工作室

《地铁之上,共生之下——基于居民需求的公园与商业共生系统营造》 作者:余嘉豪 古骥 工作室:城市与建筑工作室

作品《地铁之上,共生之下》以广州市番禺区钻汇广场为例,引入“公园+”的概念使公园商业结合共生,提出解决居民休闲活动选择受限和购物场景扁平化单一化等问题的新方案。

城市学院:

29件作品聚焦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乡村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广美2024届城市学院100名毕业生通过长时间、远距离的多次实地考察与驻扎,将对构建良好乡村人居环境的思考转化为了29件艺术作品

毕业展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和广东阳春永宁镇横垌瑶族村为设计选址,分别设置了“川流不息,不忘初心”和“瑶鼓相迎,千米画廊”两大展览板块。

这两个村落均与广美有着深厚的联系。中川村是广美第一任书记兼院长胡一川的故乡,保留着丰厚的客家文化遗产;横垌瑶族村所在的阳春市是广美的结对帮扶对象,城市学院也曾4次到横垌瑶族村开展现场调研工作,助力当地打造“粤西第一瑶寨”品牌。

《屋檐下——客家腐竹餐饮空间》 专业:环境设计 作者:辛琳 张丽娜 陆嫦英 冯穗

《屋檐下——客家腐竹餐饮空间》 专业:环境设计 作者:辛琳 张丽娜 陆嫦英 冯穗

中川古村落的腐竹制作技艺享有盛名。作品《屋檐下》以中川村南片的腐竹坊为原型进行改造,设计了餐饮空间和展厅空间,为喜欢体验自然、感受当地特色文化、品尝当地美食的游客提供场所。

《瑶望星海——阳春永宁镇横垌瑶族村露营地设计》 作者:林炫骏 廖德辉 钟汕 赖玮荣

《瑶望星海——阳春永宁镇横垌瑶族村露营地设计》 作者:林炫骏 廖德辉 钟汕 赖玮荣

作品《瑶望星海》整合了横垌瑶族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设计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瑶族特色村落。在设计露营地时,作者们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文化和建筑材料,将营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和魅力。

附:广州美术学院2024年毕业展排期

本科生>>>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第一期(5月21日—5月29日)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工业与交互设计系、产品设计系、艺术设计学系)、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城市学院

第二期(6月4日—6月12日)

跨媒体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染织艺术设计系)、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动画)、工艺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第三期(6月18日—6月27日)

中国画学院、绘画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研究生>>>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第一期(5月21日—5月29日)

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第二期(6月4日—6月12日)

中国画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第三期(6月18日—6月27日)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采写】南方+记者 姚昱旸 实习生 王妍程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通讯员 江粤军 袁梦婷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