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举办“第十三期企业服务日之合作区科技政策解读及申报宣讲会”,现场集中宣介合作区促进科创产业发展的系列措施,并就近期启动申报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共吸引科技型企业代表约80人参加,超1000人次在线观看直播。
活动现场。
五项奖励申报开启
宣讲会上,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重点介绍了已于5月15日印发的五项通知,包括启动2023年度合作区独角兽企业认定申报工作,组织申报2023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及落户奖励、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支持奖励,以及澳门关联公司认证及配套资助。此次政策申报为期一个月,自5月15日起至6月15日止,相关单位可在合作区惠企利民服务平台申报。
政策明确,对经认定的独角兽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对纳入合作区规模以上统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次年或第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同比增长50%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对通过认定(复核)或者新迁入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对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攻关项目单个最高资助1000万元。申报单位的澳门关联公司2023年期间获得澳门特区政府科技类资助的,按资助金额的50%给予合作区企业单个项目最高800万元配套资助。
同时,在合作区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机构建设先进性示范性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满足处于技术方案设计或商业化探索阶段的前沿技术领域,搭建创新体验中心和场景实验室,开展围绕前沿新技术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展示体验及测试验证等,将可申请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随后,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与参会企业代表就相关政策申报条件、认定方式、扶持奖励标准以及兑现流程等深入交流,双方就申报难点、热点问题等充分互动探讨。
助力横琴科创产业生态培育
现场还宣布了关于“产业核心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资助已进入到选题阶段。此次项目的申报聚焦于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合作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重点资助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攻关项目。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将组织专家围绕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产业化发展潜力、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展竞争性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结果予以分档择优支持,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代表介绍,截至5月5日,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收到60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征集题目,目前正组织专家进行题目评审,遴选2024年拟支持的项目名单,下一步,将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并对外正式发布,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可按照项目申报指南中的有关要求,编制提交项目申报材料。
近年来,合作区出台扶持政策,打造创新平台和品牌赛事,从各个方面助力澳琴科创产业加速发展。“通过一系列支持措施的实施,横琴的科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生态日益完善。我们也将把握好政策,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代表说道。
接下来,合作区经济发展局还将为国际科技合作的企业提供一系列奖励补助措施,有关消息将适时发布。
南方+记者 黄天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