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中(从化校区)新高一拟招400人,录取分数线在第一梯度线下

广州教育头条
+订阅

5月21日,记者从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获悉,2024年,学校将面向广州市招收高一新生400人,其中体艺特长生45人,自主招生40人,名额分配200人,剩余名额在中考第三批次录取。

图片一

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是广州市中学校园内首个搭建流星监测站的学校,拥有世界先进的观测设备。天文学专家、教授、博士会定期到六中举办科普讲座,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广州市第六中学副校长郑海明建议,对天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可首选从化校区。

表格

学校是天文观星的绝佳观测点

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前身是1937年建立的黄埔中正学校。学校是广东省首批全国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重点中学。

2018年广州六中教育集团成立,以广州六中海珠、从化、花都三个校区为核心校,拥有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等集团成员校。

近年来,学校每年有3至5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

“广州六中以‘允文允武,惟德惟才’为办学理念,培育‘懂感恩、会思考、能吃苦’的学生。”郑海明表示。

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是由广州市教育局与从化区政府合作共建的市属公办完全中学,学校于2023年9月招收首届初一新生366人,并将于2024年9月招收首届高一新生400人。

为何开办广州六中(从化校区)?

郑海明介绍,广州六中(从化校区)的建设,旨在推动广州市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市均衡配置,向外围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校园文化,形成区域间基础教育同宗同源、文脉一贯、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学校占地面积约230亩,绿化面积约占35%,主要建设了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演艺中心等场馆,建校规模为60个教学班,其中有30个初中教学班和30个高中教学班,可以提供3000个学位,并满足全员住宿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中山大学和国家天文台专家的鉴定,学校所处位置是天文观星的绝佳观测点。2023年12月,流星多站视频监测网从化站点在广州六中(从化校区)落户。学校已和中山大学合作搭建了行星科学教育基地。

广州六中(从化校区)学生在楼顶观测流星。

广州六中(从化校区)学生在楼顶观测流星。

“我们将在楼顶安装天文望远镜,学生们通过望远镜观测的数据,在中山大学的专家教授指导下,开展简单的科研工作。”郑海明说,对天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首选广州六中(从化校区)。

师资向从化校区倾斜

多少分能报考广州六中(从化校区)?

郑海明表示,学校研究了兄弟学校跨区办学首轮招生情况,综合考虑从化区生源的体量水平,预估广州六中(从化校区)新高一录取分数线在第一梯度线以下20至30分左右,处于这一范围的学生可以大胆报考学校。

新校区师资如何,也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

郑海明介绍,从化校区新高一管理团队全部由海珠校区派出,在任课教师方面,经初步安排,有海珠校区教育教学经历教师已达30%以上。

“学校的管理团队,包括教师资源,比如德育主管、后勤主管等,都会有意识向从化校区倾斜,像我就会主管从化校区,并教授高一年级的物理课。”郑海明说,学校也会新招聘一部分优秀的在职教师和名牌大学的优秀硕士毕业生,提前一到两年进行储备,在海珠校区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

广州六中是竞赛和科技创新示范校,郑海明表示,从化校区将继续传承这个优势,建设成竞赛和科技创新培养基地,“由于从化校区周围环境为标准的丘陵地貌,学校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其他各项体艺项目,建立体育和艺术集训基地”。

从化校区离市区较远,如何解决通勤问题?

郑海明表示,学校目前已为初一学生安排了接驳车到广州地铁14号线东风站和临近的从化客运站。新高一学生入读后,根据生源分布情况,也会陆续开通接送专车。

作为一个新建学校,从化校区也配备了不少先进场馆,如演艺中心,其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内设1500个观众席,分上下双层阶梯式分布,舞台面积约350平方米,配套了高规格的舞台机械、灯光音响设备及一体化智能操作系统。

学校艺术中心可承办各种大中小型文艺汇演,图书馆则为师生提供了安静宽敞、明亮舒适的学习环境,还有丰富多样的体育设施。

郑海明建议,特别想来广州六中(从化校区)的,要把学校填在第一志愿,如果估分在第一梯度线上,有心仪的高分学校,又担心中考发挥失常,考不到理想分数的同学,可以考虑在第二志愿拿六中从化校区保底,这样大概率可以留在市属优质学校了。

南方+记者 陈理

实习生 王妍程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