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最熟悉的陌生人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当地时间5月18日,20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一份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被郑重地交到了林徽因外孙女手上。

“这个历史遗留错误,是时候来纠正它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校方表示。

在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于葵(左)代表林徽因从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右)手上接过学位证书。许思航 摄

在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于葵(左)代表林徽因从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右)手上接过学位证书。许思航 摄

提起林徽因,也许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在传统媒体兴盛的时代,各类书刊杂志和媒体报道中总有她的名字;在现今的新媒体时代,她的轶事、文章也不时地在各类自媒体文章和短视频中流传。

在某些为世界熟知的故事里,林徽因的形象多是浪漫善感的“名门小姐”。但真正的林徽因,远不止于此。

她的一生历经学海沉浮,走过穷乡僻壤,还与广东结下不解的“亲缘”。作为现代中国首位女建筑师、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她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组织了景泰蓝的抢救和保护,还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建者。

拨开历史的迷雾,人们正在通过更多侧面,接近一个更加真实的林徽因。

百年“遗憾”

1918年至1941年间,共有23名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就读于宾大建筑学专业,林徽因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她还是23人中唯一的女性。

她也是唯一一名完成建筑学学业要求,但并未被授予建筑学学位的学生,尽管她的成绩单和其他优秀同学相比毫不逊色。

“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林徽因没有被授予学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说。

在1934年前,宾大建筑系专业未曾开放给女性学生就读,林徽因只能入学美术专业,当时,包括建筑、音乐和美术专业在内,仅约10%的学生为女性,且其中多数人就读音乐专业。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大学学生证照片。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大学学生证照片。

林徽因并非没有抗争过。在最终选择宾大前,她曾到可接受女性学生的康奈尔大学进行暑期课程学习,并通过北京中国妇女出国留学委员会秘书和中国驻美公使馆多次去信当时的美术学院院长赖尔德,请求以建筑学专业特别生身份破格录取。

赖尔德拒绝了她,但给了她另一个选择:入学美术专业,并选修建筑学课程。

据林徽因的好友、林徽因夫妇重要传记的作者费慰梅称,当时女生不能进入该专业,是因为“建筑系的学生必须在晚上的各个时间段进行制图工作,如果有女伴在场,会有失妥当”。

但实际上林徽因后来还是参与了大部分本科设计课程的学习。除了当时女性无法修读的“建筑16:人体写生”课和包含如应用力学、图示力学、木工等现场施工课程在内的建筑学建筑施工本科课程外,林徽因所获学分与梁思成并无差距。

“林徽因无法选修这些课程,主要源于当时当地的保守思想”,宾大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林中杰说,“当时不仅中国没有女性建筑师,西方从事建筑行业的女性也非常少,而人体写生课需要对男性模特进行写生。”

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宾大修读的建筑科目原件记录对比。

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宾大修读的建筑科目原件记录对比。

直至百年后,林徽因对建筑学的热爱和优异的成绩才终于获得了大众意义上的肯定。

“林徽因先生是宾大的骄傲,她克服重重困难,战胜男女之成见,终身追求理想,为建筑与文化复兴无悔地奉献。她不但是华人的楷模,她的精神也通过这次学位追授鼓舞了全球建筑师和女性。”林中杰称赞道。

林徽因的毕业照。

林徽因的毕业照。

多面“才女”

从十来岁起至最后溘然长逝,30年时光里,林徽因留下诸多诗歌、散文、小说与剧本译文,最终收录于厚厚的《林徽因文集》长卷中。其中还有许多私人信札与合影,勾勒出她窈窕的身影、伶俐的短发与静默的面容。

但这只是她的其中一面。在林徽因留学海外的青春时光里,鲜少有人知道,在繁华喧嚣的费城中,她最爱的地方是伍德兰公墓。“只有永无休止的喧嚣、忙碌和噪音让我如此疲倦。我喜欢安静,有时喜欢独处……我想我必须坐在坟墓中间”。

喜欢独处的林徽因,课外生活却又异常活跃。她曾是中国学生会、费城中国学生俱乐部社交委员会、中华戏剧改进社等多个社团的组织者或成员。

1924年,她与徐志摩一同担任孟加拉文学巨匠泰戈尔访华之行的翻译。1925年,她与梁思成、闻一多等十余个中国留学生,筹组“中华戏剧改进社”开展活动,交流对戏剧艺术的体会。1926年,她赢得学校圣诞贺卡设计比赛。1927年,她又邀请胡适到费城演讲。

梁思成、林徽因在留学美国期间参加化装晚会。

梁思成、林徽因在留学美国期间参加化装晚会。

等到她学成归来,踏上中国的田野上后,林徽因又展现出一股惊人的毅力来。

在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后,林徽因和梁思成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甚至骑骡子,6年中辗转15个省200余个县,实地考察测绘了2700多处古建筑。这数年来的实地考察,成就了林徽因建筑思想的精神内核。

其中,1937年的山西省五台县测绘,给林中杰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对建筑学学生来说,这次测绘是一个典范案例。彼时日本的侵略已经开始,条件恶劣。作为一名女性,林徽因体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韧性,深入田野之中,去寻找被遗忘的古迹。这种科学的、求证的精神不应该被遗忘。

这样的“勇气和韧性”,伴随了林徽因的余生。在不得不因战火多地辗转时,林徽因和梁思成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应付自如,即使当时的林徽因已然家道中落、疾病缠身。在林徽因女儿梁再冰的记忆里,父母二人合作打包行李时,动作敏捷娴熟,很快就能把一大包被褥枕头打成一个结实的铺盖卷,然后用油布包裹起来。

“这显然是过去他们常常到乡下野外考察古建筑时‘练’出来的本事。”梁再冰说。

1937年7月,林徽因发给女儿梁再冰的山西考察古建筑的手绘路线图。

1937年7月,林徽因发给女儿梁再冰的山西考察古建筑的手绘路线图。

广东“亲缘”

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妻与广东情缘匪浅,自父辈一路传承。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一个半耕半读的小绅家庭,后又到广州求学。赴日留学后,闲暇时间他总与孩子们围坐一团,讲家乡故事。

林徽因的两位堂叔林尹民和林觉民,如今也长眠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除同族亲人外,林徽因与梁思成还有数位“无亲无故”的广东“胞弟”。

彼时,林徽因一家为躲避战火,匆匆离开北平。1937年12月,一家人晓行夜宿,在一个阴雨夜里到达湘黔交界处的晃县。林徽因忽然感染肺炎,夫妻俩找旅馆空房间无果,忽闻附近旅馆中传来一阵小提琴音。

“寻声暗问弹者谁”,在记述这段故事的《悼中国空军抗日英烈》一文中,儿子梁从诫依旧记得,父亲贸然敲开了传出琴声的房门。屋内是一群身穿空军学院制服,约十八九岁的青年,大多是广东人。拉小提琴者甚至恰巧是梁思成的同乡。

当晚,这群航校学员们为林徽因一家腾出了休息的地方。

等到林徽因一家在昆明一座村庄搭建“夯土墙房子”定居后,这群年轻的航校学员们中的八人,就成为了“星期六下午茶聚会”的常客,成为梁再冰口中“最为亲密的朋友和亲人”。

八名航校青年毕业,因在昆明没有亲人,林徽因和梁思成还作为“名誉家长”参加了毕业典礼。

然而好景不长,毕业后青年们便接连奔赴战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依据他们的遗愿,“说话带着浓重广东口音”的陈桂民的遗物首先被寄往林徽因家中,随后是广东人叶鹏飞、在晃县拉小提琴的“同乡”黄栋权等。直至1944年,八人中的最后一位、来自广东鹤山的林耀也在战役中牺牲。

同样在空战中逝世的,还有林徽因三弟林恒。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林徽因当年写下的悼诗《哭三弟恒》,何尝不是同悼八位“胞弟”!

来自中国空军杭州笕桥中央航校的飞行员黄栋权、林耀及林徽因三弟林恒。

来自中国空军杭州笕桥中央航校的飞行员黄栋权、林耀及林徽因三弟林恒。

1955年,林徽因去世。在《深笑》一诗中,百层塔高耸,万千个风铃转动,林徽因用深爱的建筑寓意“摇上云天”的笑声,恰如她的“真我”。 

将建筑学家的韧性与文学作家的善感糅合一体,成为多情亦多才的先生林徽因。

【采写】南方+、南都记者肖玥 向雪妮

【统筹】张哲 尤立川 陈明诗 李珩丹

【策划】曹斯 王佳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