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
而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少优秀传统文化都面临着
表演者多、“守艺”者少
保护者众,传承者少的问题
而在汕头
作为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顶流
英歌舞和潮剧的
保护、传承、发展和推广
都已进入“新层级”
“进击的非遗”出名、出圈、出海
英歌舞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些年来
这项非遗非但没有沉寂
而且发展为一项
更具自发性的群众活动
各大社交平台、视频平台都是潮汕“英歌舞”的身影
各地群众驱车千里
只为一睹中华战舞风姿
潮汕英歌的展演
并未局限于潮汕本地
他们从广场走向舞台
从民间走向世界
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英歌舞
4月5日至6日
潮阳金浦青年英歌队前往沈阳表演
4月23日
西门女子英歌队亮相135届广交会
5月8日
潮汕双忠文化交流在商丘古城举行
今年春节
英歌舞还亮相英国伦敦街头
吸引数十万人围观,惊艳全球
英歌舞视觉上的冲击力
在短视频的剪辑下
得以更为突出地呈现
英歌舞相关词条也多次登上
社交平台热搜榜
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大众视野
从2019年开始
英歌舞在短视频平台热度一路走高
英歌舞相关话题在
抖音播放量已超过87亿次
非本土的观众最爱看的
广东传统艺术直播中
英歌排名高居第二
在短视频评论区常常可以看到网友留言
“这个视频传到哪了对我们潮汕很重要”
网友们则接力留言汇报自己所在的省份
还有IP显示在海外的网友回复说:
已经传到国外了
这一世界范围内的评论接力
成为短视频平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娃娃抓起
非遗焕发“年轻态”
如今,在汕头的各支英歌队中
处处可见年轻人挑大梁的身影
作为最前沿的传承者和推广者
他们为传统民俗活动注入了
年轻化的色彩
从追着英歌队伍跑的“英歌宝宝”
到加入“梁山”的“小小好汉”
正是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
为500年历史的古老英歌舞
注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骨子里的喜爱来自于自小的耳濡目染
也来自于保护、热爱传统地方
优秀文化的深厚氛围
英歌舞正顽强地展现出
传统文化承继的另一种生命力
在潮阳
“潮阳英歌舞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
潮阳英歌舞已走进12所学校
参与人数近一千多人
在政府推动、群众支持下
通过媒体平台
英歌舞正逐渐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圈
而当下汕头
也正大力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
推动“非遗进校园”到
“非遗在校园”的转变
吸引更多90后、00后甚至
10后、20后成为非遗“新传人”
当非遗走近青少年
文化传承就有了希望
当青少年走近非遗
他们的成长也将获得
更加丰厚的文化滋养
生生不息 “南国鲜花”薪火相传
潮水不尽 潮声不息
潮剧一直是镜头关注的焦点
龙年央视春晚
潮剧《苏六娘》惊艳亮相
让全世界看到潮音雅韵的美
雅俗共赏
是潮剧动人心神的艺术魅力
声声乡音
是潮剧独一无二的共情密码
接续传承
是潮剧永葆活力的不竭动力
走过近600年的历史
古老的潮剧依旧能够
吐故纳新、焕发生机
这其中,有老带新的“传”
一代代潮剧名家无私地“站出来”
把潮剧“传下去”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张怡凰示范、教授“姜芽指”
△潮剧名家谢继顺传授扇子功、椅子功、矮子功等丑角特技
△潮剧名家王美芳传授“武戏”技巧
也有新学老的“承”
一代代潮剧少年扛起接力棒
使得潮剧“后继有人”
走进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看着“05后”潮剧少年眼中的光
脸上的汗
咬牙坚持的不放弃
数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
你就知道“南国鲜花”为何越开越艳
推陈出新推动内宣外传
潮汕文化瑰宝“活起来”
创新离不开人才
随着中国戏曲学院
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的开办
潮剧的传承也获得更有力的平台
聚焦人才,夯实潮剧繁荣发展根基
众多潮剧工作者不断创新、创作
精心创排的一批新剧目接连上演
新编的潮剧现代戏
《红军阿姆》《百姓之子》
《望海潮》等剧目
更是频频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潮剧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
每个时代的潮剧都在吸纳新的元素”
姚璇秋老师的话言犹在耳
为了吸引青年、拥抱青年、成就青年
潮剧也在不断做流行化尝试
首部潮剧元素动漫舞台剧
《鏖战玉蟾宫》的上映
吸引着00后、10后们凝神聆听
潮剧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粉丝
以青春之力擦亮经典国粹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
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自2013年以来,逢周五举办的
“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惠民演出
成为汕头戏迷的固定“节目”
2020年以来
广东潮剧院经常性举办
“戏亭印象”之小公园有约演出活动
并进行网络直播
让海外华侨华人同步欣赏到
家乡潮剧的精彩
以优秀潮汕文化凝聚民心侨心
此外,潮剧还不断走出国门
在全球各地设立潮剧传承中心
举办多场潮剧演出文化交流活动
深入开展“潮剧播种计划”
“南国鲜花”在
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以英歌舞、潮剧为代表的潮汕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的
集中性、整体性、活态性展现
是有生命力的活态文化的典型代表
承载着潮汕人民的历史意识、
精神品质及生活习俗
也是这座城市
令人热爱与向往的“密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
融入血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
尊重传统、推陈出新
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推动潮汕文化内涵“厚起来”
非遗财富“活起来”
品牌声誉“响起来”
让潮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
更加迷人的光彩
来源:汕头政务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