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农场主与首席科学家的“双向奔赴”

清远广播电视台
+订阅

经过技术帮扶后

鹰嘴桃产量翻番

企业与专家直接对接

打造农业帮扶 “清远样板”

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首创“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 

23个专家工作团 100余名专家

指导帮扶30个农业产业 220家乡村小微企业

《乡村小微企业成长记》系列微记录之四

“连州桃花源农业”篇

04:11

连州桃花源农业有限公司

是连州的一家乡村小微企业

公司有百余亩的果园

主要生产鹰嘴桃和水晶梨

公司总经理莫子歆

三年前辞去深圳的工作

回到清远连州帮助父亲打理果园

对种植一窍不通的他当起了农场主

莫子歆刚开始接触桃园

买了本教科书了解基本状况

这本书的主编就是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老师

刚好在小微企业帮扶项目中

让莫子歆遇上了姜全老师

他说这也算是

一个农场主和偶像的“双向奔赴”了吧

公司加入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计划

每次提出生产方面问题

专家团都会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

之前公司采用的种植技术较为传统

导致产量很低

同时缺少专业的技能人员

使得栽培模式不太合理

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开展的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鹰嘴桃的产量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专家工作团成员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姜全:地的变化、树的变化、人的变化都有。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儿的树越来越整齐了,我们说的整齐不是那种外行看得整齐,而是说我们看到他结果多了一些,产量品质会好了一些。

连州桃花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莫子歆:专家们来之前我们有很多大胆的想法,但是不敢实施,他们来之后有了理论依据,我们就敢放心大胆的去弄了。原来我们的产量亩产只有500公斤这么少,但经过他们的指导他们的技术方案之后,产量直接翻番,所以他们的话我是非常信服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

提交两份建议

其中一份是

《关于精准扶持乡村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帮助乡村小微企业提升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连州桃花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莫子歆:温市长的提案我详细研读了之后发觉,原来很难发出的声音,有人大代表帮我们发出了,原来我们想说的话,有人比我更清楚地表达了。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专家工作团成员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姜全:跟专家直接对接,我们清远做出了很好的样板。我们从小微企业做起,让他挣到钱,让他见到效益,他发展起来了,就是以后大企业的雏形。

《乡村小微企业成长记》系列微记录视频,由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清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百农国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及清远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协助制作。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专家工作团团长、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刘艳围绕“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助力乡村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清远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的实施情况。项目由清远联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百农国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开展实施,旨在用科技力量,扶持一批由本地农民或返乡青年创办、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小微企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清远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乡村小微企业,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和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在此过程中,清远部分乡村小微企业开始向现代型生产企业转型,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企业主得到系统培育,县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生态化得到进一步强化,新的县域支柱产业得到挖掘和培育。

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帮扶,初步测算,200家乡村小微企业整体综合产值增长18%,近50%的企业营业收入明显提高,带动超6000户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编辑:何雁舒

责编:闫弢

编审:欧敏捷

总监:卢静

部分图文及资料来源于其他媒体,包括网络、自媒体等。如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协调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