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强亚村:闻名不止于碉楼|江门典型村调研

南方+ 记者

从沈海高速塘口收费站下高速,左拐前行2公里左右再左拐,驶入村道的一路直行,穿过树林掩映便可直抵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强亚村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核心部分,是江门市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所在地之一。目之所及,碧树掩映,碉楼林立。村子一步一景,干净整洁的环境、络绎不绝的游人、热情好客的村民,无一不在述说着美丽乡村的发展故事。

以实施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强亚村正大力发挥侨村资源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绿美优势,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稳走实走好三产兴村路,争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示范村。

2023年,在江门市“百千万工程”亮绩亮效评比活动中综合成绩第一名,同年也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强亚村航拍。 受访者供图

那么,这座藏在绿色里的小乡村如何走上典型路?

碉楼下的村子

5月14日,南方+记者来到了这条碉楼下的美丽乡村。走在强亚村内“彩虹路”上,能见到有不少游客骑行打卡拍照;村道上、碉楼旁,以粤、桂、湘、鄂等开头的私家车三两并排在一起,即便是工作日也没能浇灭他们对“诗和远方”的渴望。

“我是去湛江玩,路过江门。”在深圳上班的王先生就职于一家设计公司,出于对古建筑的兴趣他临时决定从塘口下高速来到强亚,“刚刚看了碉楼,这种建筑还是要实地感受一下,比照片里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这周边的景点还是蛮吸引我的,打算下午再去趟先锋天下粮仓书店逛逛。”

强亚村位于开平市塘口镇中部,下辖自力、庙边、岐岭、祖宅、广陵、水龙、上塘7条自然村。作为“开平碉楼与村落”这张世遗名片的主要载体,强亚村现存57座碉楼,拥有自力村碉楼群、方氏灯楼、圣母庙、驸马方公祠、油菜花景观和广陵水乡等丰富的碉楼文化和自然资源。

强亚村。受访者供图

“强亚村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所在地之一——自力村。”强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华仰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强亚村充分利用独特资源禀赋,把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强亚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广泛听取、收集民意,汇聚民智,集合各方资金,投入3000万元对辖下7条自然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累计投入1400万元完成了2.8公里河道护岸及3.6公里碧道建设,投入380万元完成了广陵水闸和庙边水闸的重建。聘请专业公司进行保洁服务,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转运处理。2023年7月,强亚村获得江门市首批“无废村庄”称号。

经过改造,昔日的村容村貌得到提升,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保护。走进强亚村,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碉楼、居庐点缀在稻田和青山绿水之间,优美的画面让人沉醉。如今,提到自力村、祖宅村,大家耳熟能详:自力村因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在地而闻名,祖宅村因改造完成的旅游公厕荣获世界景观建筑奖(小建筑类别)金奖而成为“网红打卡点”。

塘口镇强亚村村民方锐强感叹道:“以前到处杂草丛生,都是泥沙路,现在都铺了沥青。道路都变好了,村容村貌都整治得很好,卫生也挺好,我们的村子越来越美了!”

民宿开在景区里

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强亚村发展旅游的条件时机已然成熟。近年来,不少村民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被吸引返乡居住和创业。

其中,就包括出生于强亚村的旅美华侨方一中。彼时,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产生——坐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旅游资源,周边的配套设施正在快速完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条件也很便利,想必客流量不会少,那为什么不回老家开一家民宿?

方一中是土生土长的强亚人,早年在外打拼,通过辛勤和努力,攒下了一些资金。面对天时地利的机遇,他果断出手了——投资600万元在强亚村建设泉岭民宿。

泉岭旅舍位于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内,距离自力村碉楼群仅600米的距离。此外,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这里还紧挨沈海高速塘口收费站,下高速后左拐几百米就能到民宿。

2019年,泉岭旅舍开业,成为周边第一家营业的民宿。作为强亚民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方一中对民宿的设计和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

泉岭旅舍。受访者供图

从外面看,泉岭旅舍略显低调,没有过分张扬的设计。一期的民宿一共分为四层,每层有五个房间。走进细看,房间的家具统一用红木定做而成。据介绍,这些家具不但选用优质的红木,还完全按照传统工艺制作,虽费时费力,但营造出一份祥和安宁的氛围。此外,每间屋子的墙上还很用心地挂上一些精美的画,使得整个房间看起来非常清新舒服。

此外,方一中还在旅舍后面打造了一个休憩花园,村落稻田蓝天,好像一幅田园风光的油画。游人在顶楼天台可环顾四周观看日出日落、欣赏田园风光、特色的碉楼群建筑尽收眼底。2022年,泉岭旅舍入选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

今年“五一”假期前几天,泉岭旅舍早早就已经爆单,房间全部都预订出去。“我们的客户来自五湖四海,刚开业的时候,来住宿的人非常多。随着强亚村文旅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碉楼的美,我们的生意也更加红火起来。”

近年来,强亚村成功引进了碉庄写生基地、慧园生态农场、五十三度竹下民宿等一批文旅项目,丰富了村内旅游业态,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打造了集娱乐养生、乡村休闲、亲子游乐、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全省首个以碉楼侨乡文化为主题的慢生活精品乡村旅游片区。

不仅是方一中,同村的方健俊也看到了家乡蓬勃而出的机遇。不约而同地,他也把目光放在了民宿上。

五十三度竹下民宿就是外出打拼多年的强亚村村民方健俊回乡投资建设。民宿不仅完善强亚村的旅游设施,也成为一道风景——“网红打卡点”。“越来越好的乡村环境,不仅有美丽田园风景,更孕育了美丽经济,所以我选择回乡来发展。”方健俊说。

五十三度竹下民宿。受访者供图

村民吃上“旅游饭”

很难想象,如今这样一个人气十足的强亚村,以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方华仰回忆,以前的强亚村,村里到处是杂草、泥泞的田埂路。没有特色经济、村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强亚村人口难免外流,当时,仅有一些老幼留在村里,四处冷冷清清。

方华仰表示,强亚村的资源在文旅,潜力也在文旅。“我们将依托资源,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中,着力推动三产兴村。”他说。

旧貌换新颜,乡村翻新篇。为此,强亚村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对全村现存的57座碉楼进行登记造册,对闲置碉楼及民房等资源进行招商发展,不断丰富“碉楼游”形式,拓展乡村文旅新业态。

水面映照下的碉楼更添了几分美丽。受访者供图

其中,乡贤方健俊投资500万元建设的五十三度竹下民宿,乡贤方一中投资600万元建设的泉岭旅舍运营良好,生意火爆,带动了强亚周边经济。祖宅村引入文园碉楼民宿等项目,通过闲置土地和房屋资源入股,形成“固定保底租金+分红”合作模式,创新村民分红方式,带领村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省级家庭农场慧园生态农场列入“塘口优品”,吸引游客体验农业文化,进一步丰富产业体系。

祖宅村,池塘边,榕树旁,一座橙红砖瓦堆砌的圆弧形外墙,与高大繁茂的芒果树相偎相生,这就是塘口镇的网红打卡点——祖宅村旅游厕所。

“以前在村里,我们都是种些水稻,那时候根本没想过现在这样的日子,不仅游客多了起来,我们每年拿到的分红也多了起来,腰包鼓起来了。”年近七旬的方奶奶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前些时候,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看望她,村里的变化让老人的儿子眼前一亮,想着要回到村里创业。

“早上散散步,傍晚在榕树下坐坐,日子过得很舒服。”方奶奶介绍,现在她每年能得到的分红是以前种地时的好几倍,住在城里的儿子也经常回来团聚,十分幸福。

强亚村村民自制家糍。受访者供图

道路实现硬化,沼泽地上建起了广场,肥沃的土地上,连片的绿树长势喜人,破泥砖房变身具有侨乡风情的民宿客栈……强亚村的村民们说,借助旅游发展的东风,村里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不仅环境越来越好,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

如今的强亚村,道路整洁干净。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强亚村还将依托天下粮仓、农夫市集等阵地,强亚村将持续开展“七夕等墟”“乡村振兴市集”等品牌活动,将中国传统节日与侨乡墟文化相结合,联动旧墟文旅资源,激活乡村夜间经济,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如今逢年过节,村里热闹很多,车来车往,人气旺。村民们的心也凝聚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方华仰说。

下一步,依托碉楼旅游资源,强亚村将以休闲旅游为契机,在村庄北部打造水乡旅游项目,中部利用学校、祠堂发展大型商业,村庄南部利用碉楼资源打造碉楼部落和村民主题旅游,聚集旅游资源要素,持续丰富村内的三产业态。

◆调研手记

乡村文旅需要玩出“不同”味

长期以来,强亚村的旅游主要以观光游为主。但受限于旅游资源同质化,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单一,强亚村的众多景点留不住游客,仅成为粤西、粤东旅游目的地的“途径地”。

到强亚,必打卡的热门景点首推自力村碉楼群。村内现存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不仅独具岭南村落特色,也是华侨文化的美好见证。

这里距离高速近、自然风光优美,但优势同为劣势,景点游览时间跨度短,旅游收入来源单一。比如,只是走马观花,全程游玩碉楼只需1个小时。其间,可供旅客游玩的项目和服务内容欠缺,吸引力也有待加强。

当前,随着游客对自力村碉楼群等景区旅游产品、景区服务等多元化需求不断提高,拓展延伸景区旅游项目及相关产业链,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刻不容缓。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亚村深入挖掘碉楼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富“碉楼游”,同时,依托天下粮仓、农夫市集等阵地,持续开展“七夕等墟”“乡村振兴市集”等品牌活动,将中国传统节日与侨乡墟文化相结合,联动旧墟文旅资源,积极拓展景区新项目,为景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如今,自力村碉楼群、碉庄、慧园生态农场、青禾农场、网红民宿、网红厕所打卡点、“农夫市集”等项目,已形成良性互动的旅游产业链,强亚村正在摆脱“途径地”而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目的地。

给观光旅游“增色”,为山水风光添彩,强亚的旅游业态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采写】南方+记者 申红洲

【制图】区瑞香

◎相关阅读

江门典型村调研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