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新生儿救治的“绿色通道”丨我院开展首例脐静脉置管术(UVC)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订阅

近日,我院新生儿科成功收治了一位胎龄仅30周,体重轻至1.45千克的早产儿。这名宝宝出生后立即面临急性呼吸窘迫的严峻挑战,生命垂危,需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维持其脆弱的生命体征。由于早产,孩子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这使得他更容易受到各种并发症的影响。为了保障他的生命健康,医疗团队不得不频繁为他用药、输血,并依赖静脉营养补给来满足其日常生长所需。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宝宝因反复穿刺而遭受的痛苦,并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迅速作出决定,在宝宝入院当晚就为他进行了脐静脉置管手术。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宝宝的痛苦,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杨锋科主任与张茜医师共同为宝宝进行脐静脉置管

1张图带你了解脐静脉置管术(UVC)

新生儿及胎儿自然通畅的脐动静脉是通向人体重要血循环的奇妙途径。脐静脉置管术通过剪断的脐带,把一根细长的导管插入脐静脉中,然后缝合,把导管固定在宝宝的血管里,来代替皮肤上的静脉穿刺,减少扎针的次数及痛苦。该技术已经成为NICU治疗的重要手段,可在新生儿体内保留7-10天,在危重病人抢救肠外营养、输血治疗、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脐静脉置管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产房复苏或急症患儿,如周围静脉穿刺失败,可利用脐静脉置管术给予药和输液。(紧急情况下需要药物复苏如:肾上腺素或容量复苏)。

2. 出生体重1.5千克以下或小于28周的超早产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高营养支持;病情危重的新生儿,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需要进行肠道外营养者,如重症营养不良,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术前营养支持通路。

3. ABO溶血或RH溶血的交换输血或部分换血。

禁忌症:

1.脐膨出;

2.腹裂;

3.脐炎 ;

4.腹膜炎;

5.下肢或臀部局部血运障碍 ;

6.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关于选择UVC还是PICC?其实并不冲突!

对于新生儿来说,一方面未结扎的脐带是其特有通道,脐带动脉、静脉比较于外周动脉、静脉置管可视性更高,更容易被找到,另一方面早产儿皮肤薄嫩、水肿,血管细微隐匿大大增加PICC置管难度,影响置管效果。在早产儿出生早期,其脐静脉管径较大,脐静脉置管难度较小,能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因血管细导致的反复穿刺失败。

脐静脉置管作为早产儿早期肠道外营养的有效通道,可短时间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同时弥补了PICC管道不能进行输血的不足之处,但其置管时间有限,对于需长时间静脉营养的早产儿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1~2周过渡后,再实行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置管穿刺成功率。

脐静脉置管术能快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能最大程度保护早产儿血管,及时为宝宝尤其是早产儿提供营养支持,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降低因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感与不适感,减少对早产儿不必要的干扰行为,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END

通讯员 | 新生儿科 莫洁贞

编 辑 | 郭金璇

审 核 | 杨锋

初 审 | 郭金璇

复 审 | 沈伟锋

终 审 | 梁洪浪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