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风光好 绿树夏日长
清风扬柳丝 蛙鸣绕荷塘
蝉鸣声声忙 涟漪水中央
湖边闲坐时 清茶品时光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立夏后,白昼渐长,气温骤升,炎暑将临,冰雹、暴雨、雷电等天气陆续到来,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连场暴雨中,不少人切身体会到岭南人为何总把“湿气”挂在嘴边。湿气碍脾,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反过来又影响祛湿。所以,不少人近来总觉得昏昏沉沉没精神,浑身黏腻不舒服,食欲下降。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张桂荣医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舒心度过立夏。
生活篇
戒怒戒躁 情志开怀
会养心者,才能长生。明代《养生四要》曰:“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也不殆。”立夏后人们常容易烦躁不安,此时切忌大喜大怒,要做到“戒怒戒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
早起午憩 清心宁神
立夏之后,昼短夜长,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养好心血。不过,“夜卧”并非熬夜,而是晚上10点左右上床,争取11点子时入睡。而“早起”也应在保持八小时充足睡眠的基础上,以免损耗了阳气。中午11时到下午1时的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所以午时也应睡觉,不过可以小憩为主,半个小时即可。
适度运动 接触阳光
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出的建议是“无厌于日”。意思是不要“厌恶”阳光,要顺应阳气向上、向外的运动趋势,多与阳光接触,增加户外活动,不能为了“美丽”过度防晒。如长期呆在空调房不外出,这与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规律相违背,不利于健康。游泳、慢跑、太极、八段锦、易筋经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选择。当然一向容易出汗、动辄气喘的体虚之人及老年人,可以站桩功、内养功、坐禅等静功为主要运动方式,适当配合导引拉伸经络,疏达气血即可。
食疗篇
增酸减苦 清淡养心
立夏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的时节,因此人体的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应多吃酸性食物,如鱼、鸡、瘦肉、鸭肉、豆类、芝麻、圆白菜、茄子、冬瓜、芹菜、芦笋、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等。
养胃清肠 生津止渴
夏季因天气炎热而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消化系统功能降低。此时易消化的食物,如早晚食粥,午餐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还可加入荷叶、绿豆等具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
应季瓜果 清凉解暑
应季的瓜果能起到清凉解暑作用,如西瓜、樱桃、青梅、草莓、番茄、冬瓜、黄瓜等。立夏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少吃动物内脏、肥肉以及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结合立夏节气特点,我们给大家推荐几款应季茶汤:
栀子桔梗薄荷枣仁茶
功效:清热解表宁神。
材料:栀子3克、桔梗6克、薄荷3克、百合3克、桑叶5克、酸枣仁10克、菊花3克、甘草5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一剂。
绿豆陈皮鸽子汤
功效:健脾祛湿清心。
材料:鸽子1只250~300克、绿豆50克、陈皮1-2瓣、蜜枣适量、姜片4片。
做法:绿豆洗净后泡水2小时或放入冰箱速冻层冷冻30分钟;新鲜鸽子洗净砍块;陈皮用少量冷水浸泡3~5分钟,用刀背刮除一部分内囊后继续浸泡;将泡好的绿豆放入锅中,加水2升,大火烧开后煮约30分钟至绿豆软烂开花,关火焖15分钟。将鸽子块和姜片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熬煮40分钟。将陈皮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锅内,继续熬煮15分钟,然后加入蜜枣。
穴位篇
点穴排湿 气血通畅:日常可经常点按神门、丰隆穴,不仅能调节心脏功能、安神宁心、改善睡眠,还能祛除连日下雨带来的湿气,帮助将体内的痰湿排出体外,来改善心脏气血的供给。
神门穴
功效:心之要穴。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
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眩晕、失音、心绞痛、心脏肥大、心律不齐、高血压等病症。
定位:手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每天早晚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神门穴,每次1~3分钟。
丰隆穴
功效:化痰强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
主治:痰多、哮喘、咳嗽、眩晕、咽喉肿痛、四肢肿、咳吐痰涎、肢体懈堕、大小便难、痰饮、面目浮肿等病症。
定位: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按摩丰隆穴时会有轻微疼痛感。
按摩方法:每天早晚用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按揉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艾灸5~10分钟。艾灸可隔天1次,坚持两周。
供稿:张桂荣 | 初审:梁祖建
文字编辑:冼柏虎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施佳平 | 审定发布:陈冠林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