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里的科学家——记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

南方+

5月14日,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19个青年个人和集体获得表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是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现有成员15人,其中国家杰青入选者1人,国家优青入选者2人,中共党员占比73%,35周岁及以下青年占比66%。该团队面向南海岛礁生态安全与健康运维这一国家核心需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青年人的拼劲、干劲、闯劲,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珊瑚礁生物多样性演化与生态环境适应等国家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相关原创成果发表于《自然》《自然生态与进化》等顶级学术期刊,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有效支撑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稳步推进。

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

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

代表张志新研究员现场领奖。

代表张志新研究员现场领奖。

浩海求索,科技报国

如果说海底也有花园的话,那么非珊瑚礁莫属。据统计,珊瑚礁以0.25%的海洋面积,养育了至少25%的海洋物种,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这里,遒劲的珊瑚丛矗立在海水中,珊瑚虫随波摇曳着花朵般的触手,虫黄藻努力地进行着光合作用,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梭其中,寄居蟹不时从螺壳里探出头来,绿海龟在上方惬意地滑翔而过。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然而,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南海珊瑚礁资源严重退化,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经略南海的能力。

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珊瑚礁生态系统,开展了从近岸到远海的系列科学考察任务,完善了珊瑚礁生态系统演替与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基础理论,构建了针对南海岛礁建设特殊需求的珊瑚礁修复体系,为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团队负责人、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张志新表示:“能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工作很幸福,而且我们的研究与国际前沿、国家需求紧密相连,我们很自豪!”

张志新研究员参加南海科学考察航次。

张志新研究员参加南海科学考察航次。

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珊瑚礁生态系统包含了造礁珊瑚、钙化藻、共附生微生物以及周围丰富多样的礁栖动植物组成的复杂生物群落,要攻关的难题非常多,比如珊瑚礁退化机制、珊瑚礁生态修复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珊瑚礁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等。

开展珊瑚礁研究的第一道关卡是摸清我国珊瑚礁的生态分布、退化程度等基本情况。为实现“以数据说话”,团队成员黄晖研究员在老一辈科学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我国有珊瑚礁分布的海域走了个遍。她还开展了珊瑚礁退化机制研究,创新性提出人工修复受损珊瑚礁的宏大设想。

张志新研究员所在团队长期聚焦于珊瑚礁栖鱼类生物多样性及生态适应等相关研究,率先揭示了典型礁栖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和适应性状演化的遗传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等重要期刊,并获得国际同行的好评和关注,引领性地将珊瑚礁生物学研究带入了基因组时代,也使得我国在海洋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杨芳芳副研究员专注于钙化藻和虫黄藻研究,“钙化藻有三个重要生态功能,一是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初级生产力,二是可以钙化形成礁体,三是促进珊瑚虫幼体附着生长。”她介绍说,“研究其环境适应机制和种群恢复技术有助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稳定发育。”

杨芳芳副研究员在培养珊瑚共生虫黄藻。

杨芳芳副研究员在培养珊瑚共生虫黄藻。

博士后王伟权今年28岁,虽然年轻却后生可畏。去年,他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曾多次出海采集珊瑚样品,以极大的耐心分离、鉴定共附生细菌200余株,从中找到引发珊瑚组织脱落的条件病原菌,并系统解析了侵染机制,为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黎研究员在等离子体质谱仪旁。

张黎研究员在等离子体质谱仪旁。

15人的团队规模不算大,但个个身怀绝技。张黎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鱼类对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李开枝研究员专注于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刘雅莉、曲朦、王信副研究员擅长综合运用多组学和基因编辑等手段解析海洋生物发育与环境适应机制。攥指成拳、聚力制胜,组建这支队伍是整合优势科研力量的一次有益实践。

王信副研究员在南海珊瑚礁海域开展实地调查。

王信副研究员在南海珊瑚礁海域开展实地调查。

曲朦副研究员观察实验鱼类。

曲朦副研究员观察实验鱼类。

刘松林副研究员在野外进行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观测。

刘松林副研究员在野外进行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观测。

学科交叉,互鉴共赢

科技创新是一种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活动,风险与变数同在,因此营造创新氛围激发潜能非常重要。团队鼓励成员勇于探索新领域,破除思想束缚,积极分享科研进展。

张志新对此深有体会,他主要从事生物地理学研究,擅长通过物种分布模型来预测生物地理分布演化规律。“好的科学创意往往是在交流中碰撞产生的。以往我的研究是根据物种分布信息、环境信息构建模型,秦耿副研究员指出应在研究中考虑种间关系、生理信息和遗传信息等,否则模型预测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物种的分布。这些建议促使我想办法将种间关系、生理信息和遗传变异等信息整合到模型中。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攻克了相关研究方法,接下来将应用到其他物种上。”大家以诚相待,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失败了就换一条路,成功了就再往前挪一点,在不断试错中离成功越来越近。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团队成员把对国家的热爱、对真理的执着,倾注到三尺实验台和不懈奋斗中。他们跟踪国际科研进展、创新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结果,用奋斗的青春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青春接力,逐梦远航

1996年,黄晖成为珊瑚分类与珊瑚礁生态学家邹仁林教授的关门弟子。彼时,邹老年近退休,一直想寻找年轻弟子传承衣钵,但苦于当年珊瑚学分类研究尚属冷门,所以寻找了很久。

20多年过去了,黄晖感叹自己幸运的同时,也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传承了下来。曾有位研究生在准备开题答辩之际,团队要去西沙群岛进行科考和采集样品。为了两边的工作都不耽误,黄晖在结束了潜水工作后,连夜审阅了学生的开题报告并详细提出修改建议。她虽然也很累,却不忘叮嘱随行人员注意安全、早点休息。

2021年11月,张志新准备回国工作,当时曾有人劝他留在国外,“说国内太‘卷’了”,他笑了笑,“我认为‘卷’是一个中性词,现在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施展才干的舞台非常广阔。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如果想做点事,充满了机会。”这位“90后”科学家言语间透露着自信。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青年科研人员传承老一辈科学家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精诚团结、科学创新的精神,在项目和实践中得到锻炼,逐渐成长为能够在国家重大任务中挑大梁的中坚力量。这些年轻人表现积极,人年均出海50天以上。头顶烈日、脚踏波涛,他们乘巨轮勘岛礁,驾小艇入潟湖,放拖网采浮游生物,测水文记环境参数,潜海底插种珊瑚幼苗,敲减基因探究发育之谜,调试模型预测生物分布……茫茫大海既是他们的老朋友、实验室,也是发光的舞台。透过这些年轻的面孔,我们看到的是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是求索进取、谋海济国,是行得更远、探得更深。

【供稿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撰文】陈得科  范朝焰  赵振鲁

【频道编辑】李卓华 林琳

【文字校对】潘经春

【值班主编】林若川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李卓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