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日,在婴幼儿托育专业群人才培养与婴幼儿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穗华表示,要加强校企合作,与托育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托育行业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我国托育服务供给结构与育儿家庭需求不匹配。2023年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曾在全国托育服务工作推进会上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服务机构约7.5万家,提供托位数约35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据此测算,我国托位缺口高达200多万,供给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由于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缺乏社会广泛认可和吸引力,所以托育服务从业人员不仅流失较高,而且还缺少了高质量人才成长机制和培育平台。
提升托育服务行业人才素质,已成为了家长和业界专家的共同期盼。
广州中医药大学卫生管理系主任、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姚中进建议,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共同体,吸纳更多企业、学校加入了婴幼儿托育人才的培养中来。另外,共同体应该每年组织工作专班,开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等方面的调研,来指导相关学校开展工作,更好地促进产教供需高效对接。
“了解人才需求是第一步,培养托育人才是共同体发展的公约数。”卢穗华介绍,学校目前已经建立了具有“医育融合”特质的托育专业体系。下一阶段学校不仅要与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而且还要提升学校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为托育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介绍,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专业化、高层次的托育服务队伍,实现托育服务专业人才供给扩容,减少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助力广东加快建设“生育友好省”。
南方+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廖璜
通讯员 陈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