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住房转保障性住房,“政府收购去库存”模式开启

南方+ 记者

围绕“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新的政策继续出台。

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其中,会上对政府酌情收购闲置住宅用地、库存商品房等方面的表述,引发关注。

房企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

根据公开报道,此次会议主要围绕“纾困房企”提出两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解决闲置住宅用地。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

第二个思路是解决存量商品房。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其中,第二个思路打通了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为“以购代建”。“这是此次政策的核心要点,将库存房源的收购消化、保障房的新建工作结合,具有非常好的导向。”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但要注意,这次政策所说的“商品房”主要是房企的新房,而不是个人的二手房。“此类政策重心在于房企新房库存,有助于房企销售数据和资金状况的改善。”严跃进认为,叠加最低首付15%、公积金利率下调等新政,对于房企的资金面快速改善和向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回顾近期全国的房地产政策,会发现“收购”一词频繁出现。

在5月14日,杭州临安区住建局发布《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商的征集公告》,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

5月16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其中提出鼓励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人才住房。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5月,武汉、西安、南京、合肥等多地也提出支持地方政府或开发商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

打通循环需汇集多个存量盘活渠道

透过政策,可以看到各地试图在为新房、二手房寻找去处,出路之一是与筹建保障性住房打通。

其实早在2023年1月,央行已创设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重庆、济南等8个城市开展试点,支持收购存量房用作规模化租赁住房。

此次多地的收购政策,背景是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的“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介绍,当前商品房市场的问题是循环受阻,而地方政府每年都有公租房、配租或配售型保障房、拆迁安置房等的筹建任务。因此,将增量房源筹建与存量房源消化结合起来,就有了可行性。

同时李宇嘉提醒,这一模式见效的关键还是:政府或国企、城投收购时要贯彻公开透明,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比如,应该制定明确的房源准入标准,还应根据租赁人群对区位的要求、配套设施等,对报名房源进行筛选和公示。

再回到当前楼市存在的循环受阻问题,“政府收储去库存”模式能打通循环吗?

事实上,基于当前实际,政府收购必然面临严峻的财政资金压力,可以预见收购规模不会太大。因此,还需要多方参与、多种政策合力,比如今年以来多地都在探索的“以旧换新”,佛山的住房新政就提出“支持地方国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收购市场存量房产用于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人才住房”。

“政府收购、‘以旧换新’等多个存量盘活渠道汇集一起,存量消化的效果会显现出来了。”李宇嘉认为,后续或会有更多住房库存在售周期较长的城市、区域会跟进收购存量房作公共住房的政策。

南方+记者 张子俊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