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关注情感,医学治疗身体,叙事医学将两门看似鲜有交集的学科紧紧地联系起来。2023年3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了“叙事医学小课堂”,陆续刊发了众多相关文章,充满了人性与温情。在教学医院,医者,不仅是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更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为有志成为医生的学员们系好白大褂的“第一颗扣子”。日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部从学员中征集了一批《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文章,学员们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描写了带教医生日常教学、治病救人与言传身教,节选部分获奖作品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医者,仁爱也,救死扶伤,仁心仁术;师者,博学也,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为医者,药到病除,为人们祛除身体上的疾痛;为师者,鞠躬尽瘁,为迷茫学者指引道路,充实灵魂与心理。那么当医生与老师这两个职业交汇到一起又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023年6月18日,作为一名准大四医学生,我很荣幸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来到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实习学习。站在病房的过道上,人来人往,我不禁迷失了方向。那是一种还未融入新环境的无力感,那是不知道实习该去做些什么的迷茫感,那是马上要进行治病救人的期待感。百感交集,心中甚是迷茫。“你以后就跟着我吧”,这是我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简短的一句话恰巧成为了我的指路牌,为我指明方向,将我从杂乱的思绪拉回现实,从此我就正式成为一名病房科王坤老师的实习生。今后的几天啥也没做,就是跟着,老师在哪儿就去哪,老师干啥我就看着、学着,她总是很用心以及很耐心的和我讲解其中要领和相关的禁忌症。在之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在工作中,她总是严谨的。刚到病房,各项操作还不是很熟练。一次在给病人拔针灸的时候没有检查,漏了一针。事后看着老师黑着脸走过来时,心里不免有些许慌张,脑袋里拼命回想今天哪里做得不对,忘了什么事情。直到老师走到我面前还是没想到,平日里待人温和的老师仿佛变了一个人,语气严厉。给我讲了漏针的危害,告诫我工作时要细心以及谨慎。从那天后,我知道了她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待病人时的认真负责以及她对我关心和作为老师的责任。她会在我完成工作后抽空去检查一遍,她会在发现问题时给我及时点出并且指正。一根细针可以变成你成为一名优秀康复治疗师道路上的拦路大树,一名优秀的针灸师是在无数根针的练习下锻炼出来的,一根细针可以成就你,也可以阻挡你。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对待病人时的认真负责、对待工作时细心严谨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在教学中,她总是耐心负责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康复治疗的技术方法各种各样。在日常教学中,我的老师并没有告诉我在进行康复运动时的具体动作,例如;被动运动就应该怎么做,前屈后伸就应该怎么完成。她给我传输的是一种康复的理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她只会告诉我相关的禁忌症,就是我们不能去做什么以及我们做的治疗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其中方式方法由自己去设定,去制订一个合理的康复计划。她总是和我说要把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自己的康复计划,因为患者不会按照书上的病历去生病,结合好临床经验是成为一名合格治疗师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她是温和且有耐心的。有些患者的情绪是暴躁的、消极的。总是不愿意配合我的日常治疗甚至还会驱赶我。这时,我总会请出老师来帮忙治疗。或许是因为老师的温和劝导,或许是因为老师过硬的医学水平,亦或是老师会使用魔法,患者最后总是会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去询问过患者,原来老师并不会使用魔法。而是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老师总是会与患者交流并且加以鼓励,总是会耐心的询问患者治疗时的感觉,总是在患者不配合时耐心的劝导。治疗结束之余,老师会教我看病历,让我了解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让我熟悉病房每天的运作流程,她真的有在把我向一个合格的治疗师方向打造。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出科在即,要感谢我的病房带教老师王坤老师。她在忙碌的工作时间抽空教导和检查我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作为一名医生还是老师,王老师都严于律己,勤勤恳恳。每当我出现困难或者学习上的问题时,她总会耐心的指导我,给我答疑解难。我的实习时间即将走到终点,你也在道路中坚守,等待下一个追梦人。
作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科教部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