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氢能共享单车投入使用,
今年底,端州城区预计
会有1.5万辆共享单车供市民使用。
如何管理好如此数量的共享单车,
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
科学设置共享单车运营数量、
动态监测使用情况、
线下巡查快速解决问题……
市、区两级城管部门
以数字化手段监管共享单车,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便利群众日常出行。
肇庆市城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在城区引进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工作部署,牵头推进中心城区放开引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以下简称共享单车)工作。组织考察、学习珠海、佛山等地的共享单车先进经验;经市政府同意,建立肇庆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肇庆市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肇庆市主城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点布局规划》;搭建市、区两级运营和秩序管理监管平台;做好端州区推进共享单车试点投放工作的全程指导工作。
01
规划总量,数字化动态监测
共享单车乱象的源头之一是超量投放,
即共享单车的保有量超过城区承载力,
给有序畅行和停放带来巨大压力。
据悉,经权威机构科学评估,
远期展望至2030年,
端州区共享单车最大承载量为1.6万余辆。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雯倩 摄
每家共享单车企业进驻前需签订《肇庆市端州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服务协议书》,需严格按照《肇庆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肇庆市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规定,落实共享单车日常管理。
要做好覆盖全区的共享单车日常运营监管,
需要借助共享两轮一站式管理平台。
3家共享单车企业在城区投放共享单车后,
通过政府监管平台
连接企业运营平台,
对共享单车进行线上实时监控管理。
通过一站式管理平台可以看到,全区共享单车依靠卫星定位,其位置可在地图上精准呈现。城管工作人员在平台上实时监测各公司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市民出行订单数据等。“现在每天骑行订单数接近2万次,节假日期间甚至超过3万次。”端州区城管局工作人员透露。
端州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借助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城区共享单车运营进行实时监管。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依托数字化平台,
市、区两级城管部门督促企业
对用车密集区域和高峰时段的投放量
进行动态调整。
如在节假日期间增加星湖国际广场、
七星岩景区、温德姆至尊酒店、石牌里等
主要骑行热点区域的投放量。
星湖国际广场前的共享单车投放点
02
线下巡查,每月定期考核
除了数字化管理共享单车,
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还通过日常执法巡查,
监测、治理共享单车使用乱象。
↓↓↓
5月8日,
端州区城管局执法一大队队员
在石东路附近巡查时,
发现人行道上有美团共享单车乱停放。
队员使用监管平台巡查小程序,
将该工单下发到对应的共享单车企业。
企业管理人员何嘉政收到工单后,即派出调度人员侯召标前往处置。他驾驶小货车来到现场,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搬到车上。随后,侯召标打开手机,将现场清理后的情况拍照上传,再由公司内部运营人员反馈给一站式管理平台。
从工单派发到解决问题,
相关企业需在3个小时内完成,
否则会影响月度考核评分。
据了解,去年6月至今,
一线城管队员监管平台巡查小程序
派发超1200张共享单车使用问题工单,
办结率超99%。
由端州区城管局各执法大队、资源中心、相关股室等人员组成的测评小组每月定期走访,对企业车辆管理、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进行量化评分。“企业如果管理不到位,我们会约谈企业,督促其完善管理。”端州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实现对共享单车的
全覆盖监管、高效率处置、精细化管理。
哈啰骑行肇庆区域相关负责人张津豪表示,
科学的管理办法促使企业
在日常管理中更加明晰运营策略,
提高运营效率,
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
共享单车出行服务。
03
多方参与,维护良好市容
从月度考核结果看,共享单车运营的主要问题,是对内街小巷、居民小区的乱停放管理不到位,或停车点位(框位)乱停放车辆较多,超出点位可停放量。
客观来说,早晚出行高峰期间,人流车流大,共享单车使用频率高,容易造成共享单车停放“淤积”,这是各地运营共享单车时都会存在的问题。
在早晚出行高峰期间,
相关共享单车企业
会针对性地作出相应调度,
如在主要热点区域加大运维巡查,
避免停放混乱,
结合实时数据增加司机运输共享单车,
降低热点地区车辆“淤积”风险。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壮壮 摄
要真正破解这一难题
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
在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
依靠广大市民不断提高
安全文明骑行和有序停放意识,
共同维护良好市容。
来源:肇庆人民城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