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空调杀手”!

广医二院
+订阅

某个下午,临近下班时间,广医二院发热门诊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邱伯,医生询问病史,得知邱伯已发热3天,偶有咳嗽,这两天出现气促的情况,神志也有点迷糊。完善血常规及胸部CT等检查,提示白细胞、CRP等炎症指标升高,胸部CT可见右肺炎症。考虑患者病情较重,立即收入感染科病房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陈志伟主任医师团队立即予吸氧、抗感染、雾化等对症治疗,但患者呼吸道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出现呼吸衰竭,心、肝、肾等多器官损伤。将鼻导管吸氧升级为高流量湿化仪辅助通气、调整为强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仍有呼吸衰竭,体温居高不下,且神志进一步变差。

入院第3天复查胸部CT,对比前片可见肺部感染迅速进展,与家属沟通征得同意后,遂转ICU。转入后,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完善血液及肺泡灌洗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NGS),均检出“嗜肺军团菌”。经医生调查分析,本次感染很有可能与邱伯使用了长时间未清洗的空调有关。至此,终于揪出罪魁祸首。给予敏感抗生素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呼吸道症状改善,随后也转回感染病科继续巩固治疗。在住院40余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何为军团菌?

197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举办了一次退伍军人会议,参加者中超过200人发生肺炎,其中34人遇难。经查明,这次事件的元凶是一种当时尚未发现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后来命名为军团病杆菌(简称军团菌)。目前已知有超过50个种(很多菌种未命名),70个血清型。其中最常见的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也就是本次邱伯所感染的病原体。

军团菌从哪里来?

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尤其在人工管道的水源中常见。空调冷却塔中的冷却水、风机盘管中的冷凝水很适合嗜肺军团菌生存。人们因为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水雾而感染,此病菌对于抵抗力弱或年长的烟瘾者更具威胁。

感染嗜肺军团菌后有何表现?

临床上既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又可表现为致死性肺炎,发病途径既可社区获得,也可医院获得。军团菌肺炎,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为重症。具备肺炎的典型特征,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肝肾功能衰竭等,以嗜肺军团菌感染为主,若治疗不及时,病死率为15%~30%,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0%。

军团菌肺炎的潜伏期为2-10天(但在某些疫情中曾记录到高达16天)。起初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头痛、不适和昏睡。有些病人也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腹泻和精神错乱,早期咳嗽通常较为轻微,但短期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邱伯的病情进展与上述特点也是符合的。

如何预防?

军团菌病目前并没有相应的疫苗,加强水资源管理及人工输水管道和设施的消毒处理,防止军团菌造成空气和水源污染,是预防军团病的重要措施。

炎夏即将来临

各位街坊领居

家里的空调在使用之前

切记做好清理消毒

方可安享清凉!

医生介绍

罗润齐

感染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岭南名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市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保健协会感染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肝病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感染病管理分会肝硬化主委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常委。

2020年广州市抗疫先进个人、广州市最美医师、羊城好医生及抗疫好医生。

从事感染病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各种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难治重症细菌感染、败血症、重症登革热、恙虫病及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诊治。

陈志伟

感染科

主任医师

医学专长: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对各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对败血症,发热查因,寄生虫病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卓树洪

感染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保健协会感染防控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年,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脂肪肝、肥胖症、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及发热、发疹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黄远明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感染病管理分会肝硬化专委会委员。

荣获抗击非典型性肺炎个人三等功。多次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

从事感染性疾病及肝病临床、科教研工作近30年,擅长对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超重、肥胖症、寄生虫病、各种感染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王俊洁

感染科

主治医师

博士

广州市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学分会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广州医科大学青年岗位能手,2021年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优秀教师。

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主持省市级科研及教学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熟练掌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热待查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擅长脂肪肝管理、饮食营养指导及科学健康运动等。

文章图片视频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视频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来源 | 感染科 王俊洁

编辑 |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