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郁南县连滩镇立足资源优势,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升“产效益”,致力于把连滩的鸡仔粉做成“大产业”,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效。
连滩鸡仔粉历史悠久,起源于连滩镇连溪村委山仔村(现大垌村),原名切粉、连滩粉丝、山仔粉,因形似发髻,又名“髻仔粉”。
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规划图
连滩鸡仔粉用纯正的当地靓米磨浆后,经过筛、晒、切等一系列工序加工精制而成,无任何添加,其粉条雪白如玉、晶莹剔透,口感幼滑细嫩,深受大众喜爱,是连滩镇乃至郁南县的特色手信和送礼佳品。
鸡仔粉虽然广受欢迎,但以前受传统家庭作坊式的限制,未能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业;同时,鸡仔粉缺乏行业标准、加工企业准售范围小,加之当地交通不便,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鸡仔粉一度被“困”山中。
2023年以来,连滩镇党委、政府大力培育和推动发展鸡仔粉产业,与县乡村振兴局、驻镇帮扶工作队统筹运用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195万元,推动培育鸡仔粉成为连滩镇标杆产业。大力引导推动新成立年产量超100万斤的鸡仔粉龙头企业——云浮市启城食品有限公司,投入约500万元建设厂房和展示馆等。同时,通过出台《郁南县连滩镇鸡仔粉培育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盘活土地、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设立行业标准,建设生产基地,以“线上+线下”方式,畅通销售渠道,推动连滩鸡仔粉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生产道路。
强化文化传承,打造特色产业村
连溪村委大垌自然村生产鸡仔粉已有近百年历史,村民世代以生产制作鸡仔粉为业。
走进大垌村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鸡仔粉生产基地,工人们有的正在晾晒鸡仔粉、有的在打包装……
据该基地负责人介绍,生产基地划分为生产区、晾晒区、切丝区、捆扎包装区4个区域,已投入200多万元购置了生产设备,配备有生物质蒸汽机、炊粉机、切丝机等机器6台,现开设生产线1条,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产生经济效益800多万元。生产基地提供就业岗位约20个,优先聘请该镇建档立卡脱贫户,并设立乡村振兴车间和党员示范岗。
近年来,郁南县连滩镇致力把大垌村整村打造成“鸡仔粉”文化产业村,在鸡仔粉生产基地旁边建设特色食品展示馆,展示馆外墙使用复古翻新设计,馆内划分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网络直播、红色文化展厅4个区域。整个展示馆集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于一身,让鸡仔粉得到展示、传承与延续,厚植连滩鸡仔粉发源地的文化底蕴,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上的又一“金字招牌”,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活力。
【通讯员】李洪标
【编辑】梁世钦 董琼 区云波
【校对】甘得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