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牵手”广雅,探索科学人才培养新路径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今年4月,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广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每个学校应设置科学教育副校长等系列举措。

近日,广东广雅中学(下称“广雅”)正式聘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为学校科学教育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首次与中学开展合作共建,将通过联合教研、创办“科学创新英才班”、共建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探索科学人才培养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

当下科学教育为何重要?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首次与中学开展合作共建为何选择广雅?双方将如何助力开展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南方+记者专访孙龙涛,揭开科学界重要学术机构与广东基础教育“牛校合作背后的故事。

01

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南方+:科学教育为什么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孙龙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长期关注的大事。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在基础教育这一“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开展科学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小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以小学为例,常规课程,如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重在培养学生认知力,科学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开展科学教育,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是对基础教育的有效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南方+: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在科学教育发展方面有什么优势?

孙龙涛:自2009年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已经在粤港澳大湾区搭建了众多优秀的科研平台,加速落地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一大批科学装置,基本形成了大科学装置群,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大科学装置既是大国重器,服务于未来的高端科研项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普资源,如果能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场景用于科普教育,将给孩子们带来震撼的学习体验。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在科学教育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广州着力发展了不少大科学装置和高水平平台,如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华南国家植物园等一批高水平研究院相继落户等,为广州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同时也为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丰富的高端科学资源。

尽管广州已经具备了优质的科普和科学教育资源,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将高端的科研资源科普化,让更多人受益,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努力改进的方向。

02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南方+:为什么选择广雅作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开展合作共建的第一所中学?

孙龙涛: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本次牵手广雅,是第一次与中学展开合作共建。事实上,我们早已与不少中小学校开展合作,包括举办了“科普进校园湾区百校行”“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等活动,邀请院士专家进学校进行科普宣讲,取得良好效果。

广雅花都校区人工智能创客中心。

广雅花都校区人工智能创客中心。

今年我们选择与广雅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几个原因:首先,做好科学教育,培育未来人才,是中国科学院的职责和使命。去年我应邀参观了广雅花都校区,美丽的校园和浓厚的历史韵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校园里,我看到孩子们眼里有光,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遇到我们,都会主动打招呼,这种良好的氛围让我深受触动,令我觉得广雅不会只专注应试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广雅“务本求实”的校训和中国科学院“唯真求实,协力创新”的院风相契合,思想、理念上的统一无疑是开展合作最重要的基础。

其次,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科研资源开展科普活动。让科学家做科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我们需要把高端的科学问题或前沿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我接触过一些院士,他们很擅长把科学知识转化成故事,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这让我看到了利用高端科研资源开展中小学生科普工作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在广雅,我看到了一些令人震撼的硬件设施,比如用脑电波驱动的汽车、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让我深感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这些硬件条件,为我们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也让我更有信心,相信能强强联合,做好科学教育工作。

接下来,双方将统筹推进整合科研院所科普资源进校园工作,协同打造优质科普活动,并通过联合教研,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学科讲堂,实行“双导师制”等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探索“科学人才中学—高校—科研机构”一体化培养的新路径。

03

办好“科学创新英才班”

南方+:您受聘兼职广雅科学副校长,将如何开展相关指导工作?

孙龙涛:目前,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我们要以基础研究突破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并瞄准科技前沿、锻造创新长板,尽快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要大力培养当前的中学生,十年后,他们将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底板”,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我能兼任科学副校长一职,得益于多方支持,也对我开展科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份的转变,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形成更顺畅的沟通途径,帮助我更好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作用。

广雅花都校区学生在组装智能仿生机器人。

广雅花都校区学生在组装智能仿生机器人。

接下来,我将通过开展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培育学生的科技兴趣,办好“科学创新英才班”,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科学家和工程人才苗子;二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原创性思维是我们的短板,要着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出击,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点燃学生的科技梦想。

南方+: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您有什么建议?

孙龙涛:科学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普及,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应当从过去对知识传输的侧重,逐渐实现向科学素质素养导向、凸显科学思维的方向转变,通过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科学兴趣,通过场景式、项目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科学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现象,制约着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加强科学教师培养,帮助科学教师加深科学课程标准理解,开阔科学视野,提升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教育能力水平。同时,加强社区型、街区型科普平台建设,让科技普及活动就在群众身边开展,力争做到小活动在街区,大活动去科技馆。此外,在科研机构、高校遍布的城市,建议有条件、常态化开放高端科普资源。

【知多D】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是我国科学界的重要学术机构,作为学术高地,拥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设有涵盖多个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广东广雅中学始创于1888年,其前身是由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广雅中学是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字】 南方+记者 陈理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海报设计】程子宜

相关链接:

广雅继续扩招!校长龙国华:近年来招生人数最多,大胆报考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