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 拼实干 | 韶关市中医院:打造粤北高水平中医医院

南方+

 2023年10月,韶关市中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的消息传来。去年6月,韶关市中医院打响三甲复审攻坚战,秉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理念,全面加强医院管理,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强化中医药特韶关市中医院院长汤达鹏表示,接下来,该院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加快推进新院建设和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努力打造粤北地区高水平中医医院。

韶关市中医院新院区(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韶关市中医院新院区(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擦亮优势专科“金字招牌”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省中医重点专科是韶关市中医院品牌的象征,也是该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神志病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耳鼻喉科、护理学、肾病科、外科、治未病中心通过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验收,至此韶关市中医院现有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总数达9个。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加快韶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韶关市中医院引进陈登科名中医工作室落户,在发挥名中医传、帮、带、教作用,培养韶关本土优秀人才的同时,满足韶关地区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治未病中心通过广东省治未病服务4A级评审,牵头成立了“粤北治未病联盟”“粤北肥胖专病联盟”,在治未病的基层指导、适宜技术培训、人才培训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和带动粤北地区对肥胖症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减重团队连续4年参加全国体重管理公益挑战赛,荣获2次团体一等奖、2次团体二等奖的佳绩。

韶关市中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谢长才专家团队签署《引进广东省中医院谢长才专家团队合作协议》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肥胖队列建设临床基地协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引进,专家“组团式”进驻,将提供“家门口”的优质综合管理诊疗服务。

中西合璧铸就健康新篇章

近年来,韶关市中医院不断探索创新,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常规开展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小针刀等9大类共100多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桃红伤科油纱外敷等中医特色治疗;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对中风后康复、骨科术后康复、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等中医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

 除了在传统中医领域的深耕,韶关市中医院还积极推进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更好结合,为中医特色优势发挥提供保障和支持。开展系列诸如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心血管介入治疗、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血管介入治疗、颈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关节镜技术、腹腔镜手术、鼻窦微创手术、血液透析治疗等现代诊疗技术;心脑血管急危重症整体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国家级房颤中心、省级胸痛中心认证,获得广东省第一批县区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认定,卒中中心是建设单位。2023年11月被国家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评选为“2023年度房颤中心优秀基层单位”。

人才队伍提质扩容

为多渠道、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韶关市中医院人才引进实施方案》应声出炉,进一步强化人才保障政策。去年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选派267人次参加省、市短期学术活动,外送21人进修学习。

今年3月,韶关市中医院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这意味着该院将具备吸纳、引进、聚集更多博士人才的资格和能力,是该院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次飞跃,对该院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接下来,韶关市中医院将在党建引领下,持续完善人才引进的待遇保障及配套措施,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做大做强中医优势专科。通过人才推动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为粤北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杜洁红

编辑 阙紫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