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 拼实干 | 乐昌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南方+

2023年以来,乐昌市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韶关市“363”工作部署,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笃定实施“1361”工作部署,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乘势而上、苦干实干。一年来,县域经济总体平稳有序,产业发展多点开花,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2023年,乐昌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亿元、增长5.7%,在韶关市“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保持前列,其中5次位列第一名;今年2月,乐昌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召开,合同金额23.6亿元,共20个项目签约;选树培育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3个、典型村29个,其中北乡镇入选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乐昌市将坚持稳中求进,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产业发展为先 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挥臂作业,工人来回穿梭,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车间里,机器作业轰鸣声隆隆,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初夏,乐昌城东产业园里一片热火朝天。美伦高端铝幕墙、奇美新材料两个10亿元级新材料项目落地不久,两家“链主”企业将为乐昌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合高新材等项目正式投产。

项目拉满弓,生产加速跑,未来的蓝图仿佛已能窥见一二。这里,将以奇美新材料、帝豪金属太空舱等项目建设为基础,以龙督实业等龙头企业为带动,打造华南铝幕墙制造基地,推动新材料产业成为拉动乐昌经济的新增长点。

这是乐昌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生动缩影。

当下,乐昌市已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先进材料、现代轻工、新能源的“2+1+1”主导产业布局。耀晟汽配等50个制造业项目开工,碧宏自动化等46个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至14.6%;美伦高端铝幕墙、奇美新材料等新材料项目落地,三和磁材等项目加速建设;野猪山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新能源投资额达13亿元,位居韶关第一;引入松柏科、鑫达体育等项目,欧亚特、高尔德、沃府3家企业产值突破亿元,现代轻工产业稳步发展。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产业发展才能蹄疾步稳。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乐昌市委、市政府鼓足干劲抓招商、提高效能抓项目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乐昌市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压紧压实市四套班子、市直部门和镇(街道)主要领导招商责任。2023年先后举办招商活动12场,新签约项目197个、总投资145亿元,招商引资考核排名韶关第一。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8次,各镇(街道)“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28次,新签约项目39个,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37.36亿元,新开工项目28个,1—3月招商引资考核排名韶关第一。

全力以赴抓招商、引项目,产业发展多点开花,“2+1+1”主导产业布局加速形成,当今的乐昌大地经济发展动能澎湃。未来,乐昌市加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多经济新增长极。

县镇村蝶变 下好城乡发展“一盘棋”

漫步在梅花镇大坪村,古村道在青山绿水之间蜿蜒,抬头望去,古色古香的村屋整齐有序,一幅宁静悠然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大坪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立足于资源禀赋,大坪村打出红、绿、古“三色牌”,活用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等,开发文旅项目、培育特色产业,激活美丽乡村发展活力。大坪村先后获得“国家级传统村落”“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等称号,去年更是入选全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

地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粤北山区,乐昌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振兴任务艰巨而繁重。但在乐昌,有许多像大坪村一样虽位于深山之中却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的镇村。它们又是如何破题突围,实现争先进位?

——瞄准县域为发力点,镇域为突破口,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乐昌市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带动县镇村蝶变,下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以培育典型镇村为抓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乐昌市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典型培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包典型镇、典型村工作责任机制,选取北乡镇以及北乡镇东红村等6个村为首批省级典型镇、典型村,选取长来、廊田、坪石3个镇以及北乡镇黄坌村等29个村为第二批典型镇、典型村进行培育。其中,北乡镇谋划重点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4.16亿元,坪石镇、廊田镇、长来镇第二批典型镇重点建设项目45个,总投资18.02亿元,第二批典型村重点建设项目85个,总投资4.40亿元。

大力推动美丽圩镇建设,铺开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画卷。今年以来,乐昌市对照美丽圩镇建设要求,完成坪石、长来、廊田镇典型镇规划编制和县级初审,启动12个非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黄圃镇美丽圩镇(二期)有序推进,秀水镇项目预计5月中旬进场施工,长来、廊田、五山等13个镇正在开展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完成“诗画田园”阡陌飘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创建省级“美丽庭院”7个,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6个,自然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3%以上,行政村“三线”整治率均达100%。

厚植绿色家底 生态环境向美而行

樟树王公园里,古树参天,苍劲气势不凡,为乘凉的游客撑起一把大伞;九峰山上,层林尽染,连绵的山峰披上了绿色的衣裳;道路旁,春天栽下的树苗正茁壮成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夏的五月,雨水与阳光充足,乐昌大地处处绿意涌动。

绿色,是身处粤北山区的乐昌最亮眼的颜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乐昌市持续做实做厚“绿色家底”,向绿色要增量、提质量,更要“含金量”。

向绿色要增量,要多种树、种好树。截至4月底,乐昌市已全面完成造林种植1.17万亩苗木种植年度任务,完成封山育林0.46万亩。

今年,乐昌市目标林分优化提升2.26万亩、新造林抚育2.3万亩、森林抚育2.72万亩。为提升“含绿量”,乐昌市积极推动全民植绿,大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组织全市各社区及行政村完成镇村绿化种植工作。截至4月,全市县镇村绿化共种植苗木19.9万株,其中195个行政村开展乡村绿化植树18.34万株。开展“‘乐昌有你更绿美’全民植树公益行动”社会募捐活动,截至目前乐昌市整体募集折算资金共约991.53万元,其中认捐苗木4.32万株,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除了增绿护绿,更要活绿用绿。

发挥“绿色+”,提升“含金量”。乐昌市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中药材、茶叶、竹子等林业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种植油茶7万多亩、南药2万多亩、毛竹24万亩,建成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乐昌市油茶(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获评“广东省首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一系列措施之下,乐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去年11月,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和黑鹳、中华穿山甲现身乐昌;越来越多的绿色被保护得更好了,长来镇安口村樟树王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古樟树”之一;越来越多的镇村更美了,五山镇入选广东省首批森林城镇,为在册古树购买保险的创新做法得到国家林业部门推广。

增进民生福祉 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先行试点之一的坪石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村居“柜台办”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办社保”,大大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在秀水镇,“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实施,让10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的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干净水;在新城经济开发区,乐昌市新城中学火热建设中,未来这里将建有54个教学班,提供2700个学位,乐昌市新建人民医院项目封顶,未来这里将规划床位800张。

养老、教育、医疗、供水……民生福祉涉及方方面面。

如何更好地聆听群众的心声,更贴近群众的需求,是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关键。

近年来,乐昌市紧紧围绕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职责,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将温暖送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乐昌市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全覆盖。平日里,社工贴心为群众服务,各村(居)委,积极协助镇(街道)开展各项工作。每逢节假日或是寒潮来袭等节点,都会对困难群体走访慰问,送上生活物资等。

养老设施不断健全完善。乐城、廊田等两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镇(街)“长者饭堂”实现全覆盖,让老人食得安心、食得放心,老有所依。

增加学位供给,办群众满意的教育。组建乐昌市金鸡学前教育集团和梅花镇学前教育集团,2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开始招生,完成4所初中、2所高中、中职学校改造提升,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320个。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二级图书馆,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旧址入选省革命文物名录、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入选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坪石办事处、梅田办事处全民健身项目投入使用,32个村级百姓舞台全面建成,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综合体等4个综合体项目建设。

接下来,乐昌市将持续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

数读

    ●202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总量达到94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

    ●“一园三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累计建成标准厂房61.06万平方米,目前入园投产企业123家,其中,先进装备制造项目61个,先进材料项目34个,现代轻工项目17个

    ●2024年一季度新签约项目39个,合同投资总额37.3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28个,完成年度投资额14.48亿元,1—3月招商引资工作排名韶关第一

    ●推进典型镇村培育。选取北乡镇以及北乡镇东红村等6个村为首批省级典型镇、典型村,选取长来、廊田、坪石3个镇以及北乡镇黄坌村等29个村为第二批典型镇、典型村

    ●截至4月底,乐昌市已全面完成造林种植1.17万亩苗木种植年度任务,已完成封山育林0.46万亩,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全覆盖。乐城、廊田等2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镇(街)“长者饭堂”实现全覆盖。坪石办事处、梅田办事处全民健身项目投入使用,32个村级百姓舞台全面建成,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综合体等4个综合体项目建设

一线故事

将自己置身于自然,推窗即可见绿,大片的田野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忘记工作与生活的烦恼,尽情享受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

这份悠闲与自在,在北乡镇上丛村便可实现。

今年3月,北乡镇丹霞印象高端民宿综合体项目正式竣工营业。“民宿主要依托上丛村周围田园风光和北乡小学现有闲置教学楼及院内场地资源,按照国家甲级民宿标准打造集民宿、会议中心、音乐餐吧、接待中心于一体的休闲综合体。”北乡镇相关负责领导介绍。

乐昌北乡是中国“马蹄之乡”,也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选树培育对象。如今,在这个以马蹄、香芋等农产品闻名的乡镇,也开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之花。

去年以来,北乡镇共谋划项目34个,总投资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1.82亿元,谋划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2.08亿元,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高端民宿、食用菌、农产品深加工、文化研学等领域。

全镇共发动镇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乡贤、民兵、群众参与卫生整治5782人次,出动勾机32台、拖拉机等车辆79台,工人120人,共完成卫生死角垃圾、杂草清理3455处,沟渠垃圾清理3750米,倾倒、拉运垃圾60多吨。同时,统筹抓好全镇绿化美化提升工作,广泛发动乡贤参与“我为家乡种棵树”认捐活动,依托广东建工集团企业200万元的绿化帮扶,完成镇区主干道两旁、四好公路沿线和各村“四旁五边”等区域绿化美化,见缝插绿,共种植樱花、红叶石楠等树种2180株,村庄绿化成效显著,宜居宜业和美家园雏形凸显。

北乡镇丹霞印象高端民宿综合体项目的成功建设,便是北乡镇紧抓机遇,迎合民宿经济发展潮流,开展美丽圩镇建设的硕果之一。

除了该项目之外,北乡镇还辐射带动周边香樟公园、九福兰花公园、乐宜古道、摩崖石刻等辖区文旅资源的开发,通过民宿开展“农旅休闲+研学”活动,串联旅游线路,带动周边旅游发展。当下,北乡镇持续建设美丽圩镇,瞄准农文旅融合精准发力,“引客来”的同时也要把客人“留下来”,变流量为留量,致力于打造美丽圩镇示范样板。

李恺莉 叶志强 杨小霞 李淑坚 范湘慧

编辑 阙紫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