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发生后,什么时候能收到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到底怎么看?”……
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省地震局了解到,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在预警重点区(除韶关、清远两市以外的广东省陆地辖区)可实现5.9秒左右的预警首报时间。
地震预警,广东也有“神器”!重点地区震后最快5.9秒预警
广东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持续推进,包括开展地震预警网络建设等,不断拓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渠道和范围。
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较活跃的中段,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多发的省份。数据显示,近100年来发生在广东内陆及近海地区的6级以上地震就有12次。其中,最大的为1918年南澳7.3级地震。
什么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不同,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作出预测并进行通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台网观测到的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小的纵波信息,快速估计地震基本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会产生的影响,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抢在传播速度较慢、破坏性较强的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向可能受灾的区域发布预警信息。
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公众可以采取避震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要生活设施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如高速列车减速、及时关闭燃气管线、关闭核反应堆、停止精密仪器操作、电梯紧急停运在最近楼层等,以避免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
广东已建成地震监测站点1172个
在破坏性地震的横波到达之前,能否及时收到预警,是地震来临时能否成功避险的关键。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广东省地震预警系统和国家地震预警备份中心。经过五年奋战,该项目已完成所有工程建设任务,其中,广东省地震预警系统建成地震监测站点1172个、省级预警中心1个、地震预警专用终端1463个。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全省所有区域的地震预警首报时间平均为7.0秒,在预警重点区可实现5.9秒左右的预警首报时间。也就是说,一旦预警重点区域内发生地震,最快能在5.9秒左右的时间内发出地震预警。
此外,地震预警发布对象除了政府机构和公众用户外,还特别增加了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核电站、重特大桥梁、大型水库等重点行业用户和港澳地区地震相关部门。
南方+记者 陈薇
通讯员 李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