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人给了我支持和鼓励,我才能无所顾虑地参与援疆。”5月10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田家炳医院)2024年纪念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上,梁鹏作为护士代表,分享了他在援疆时的故事和心得。
“他想去就支持他。同为护士,我能明白他的理想抱负。”谈及孩子还小,为何无条件地支持丈夫远赴新疆,陈家莹如是说道。
梁鹏和陈家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的一对护士夫妻档。这对“90后”夫妻,一人在重症监护室(ICU),一人在急诊科,奔走在生命的最前线。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
今年护士节适逢母亲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这对护士夫妻档,了解他们的故事。
“是伴侣,也是战友”
梁鹏和陈家莹育有2个孩子,在陈家莹第一次怀孕时,正是新冠病毒感染初发的时期,梁鹏不顾风险支援湖北荆州;在第二个孩子还不到一岁时,梁鹏又前往了援疆之路。
“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都不在。”陈家莹笑着说:“但我从来没有怪他,而是全力支持他。”陈家莹说,梁鹏是非常有理想抱负的人,他始终希望自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我也是护士,我能明白他的想法。”
去年10月,在家人的支持下,梁鹏参与到省卫健委2023年度柔性援疆医疗队中,支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自己在ICU的多年护理经验,帮助该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提升。
梁鹏(左一)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病人。
来到新疆首先要克服的第一个问题,是水土不服。梁鹏和其他援疆队员一起,经历了近一个月的肠胃不适,每天在“闹肚子”中度过。“其次那里的天气很干,没有精心护理,皮肤很快就能开道口子。”
虽然身体因水土问题带来诸多不适,也不影响每日的正常工作。在每天护理工作之余,梁鹏会在晨会时分享ICU护理小知识,会在临床中手把手指导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并不断规范医院EICU的各项护理制度。“希望为医院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和管理帮扶。”
梁鹏在为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们培训。
身为中医院的一名护士,梁鹏也在支援期间,带领科室开展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培训,在临床上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增加危重症患者ICU住院舒适感,促进危重症患者心肺功能康复,缩短ICU住院时间。
“遇到了很多危重症患者病情反复高热不退,我在演示中教导当地医院护理们使用医适宜技术中的耳尖放血疗法,退热效果更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梁鹏说。
梁鹏(右一)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助抢救病人。
今年的5月1日,结束半年援疆的梁鹏回到了家中。他迫不及待地与妻子分享了他在新疆的点滴。“能感受到援疆给他带来了许多的收获和成长,我为他自豪。”陈家莹说,他和梁鹏是伴侣,更是“战友”。
“护理在生命最前线”
有一个段子说:如果你有一个微信好友,无论是法定休息日,还是夜深人静时,他的微信运动步数都在偷偷增加,而且运动步数名列前茅,那他极有可能是一名护士。
对此,陈家莹深有同感。最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陈家莹无时无刻不在奔走中。“就算慢一分钟,都有可能让病人延误治疗。”
陈家莹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急诊科护理病人。
在急诊科工作了近7年,陈家莹多次护理危重急病人,已能较为平静地护理病人“血腥”的伤口。但身为一个母亲,在见到年幼患者忍受病痛时,她依旧会难受,甚至落泪。
“前段时间有个4、5岁的孩子出了车祸,和他妈妈来到急诊时,孩子的精神状态一切正常,我们以为他没有大问题。”陈家莹说,没想到照了彩超之后,才发现孩子腹腔大量出血。“哄孩子时,我们没有压力,可一旦看着父母泪眼婆娑,我总会低头抹泪。都是做父母的,明白他们的那种焦虑,担忧。”
陈家莹说,护士是让人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业。“当你看到一个人在你的护理之下,逐渐康复,你会觉得自己在做一项伟大的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男性护士总被认为是“稀缺的物种”。极少男性从事护理工作,而护理工作又急需要男性参与。“特别是在ICU和急诊,你会发现男性护士特别稀缺。因为男性体力更好,能承担繁重的体力活。”梁鹏说。
谈及护士夫妻与普通夫妻有何不同时,陈家莹认为护士体贴和同理心强的职业特性,让男性护士在生活中能更照顾妻子的感受,更能理解妻子作为职业女性和母亲双重身份的不易。“我们在临床中能看到不少男性很害怕看到妻子分娩,觉得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但护士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了。他能感同身受分娩的不易。”陈家莹说。
因为两人工作繁忙,时常顾不上带娃。“我们工作时常三班倒,会让父母和亲戚帮忙照看孩子。”陈家莹说,孩子有时候也会抱怨,自己的妈妈,却在给别人当“妈妈”。“我会和他说,那些小朋友生病了,他们很需要妈妈的帮助。”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黄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