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肇庆市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73.10亿元,同比增长3.8%,排在全省第十,比2023年底上升了7位。
全市层面实现“开门稳”,但肇庆各县市区呈现不同特点。
空间维度没有悬念——东南板块经济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西北板块山区县增长总量仍处于后追地位。
奔跑速度眼前一亮——封开、鼎湖(含新区)、高要三地增速均突破6%,跑赢全国、全省大盘。
时间维度经住考验——2022年—2024年一季度GDP总量排位,高要、端州、四会长期占据一甲之位。
支撑力量有强有弱——全能选手持续“压舱”,重点地区仍有空间,各地均提出“超越昨日”举措……
压舱石更稳:全能选手真的优
从总量看,高要区、端州区、四会市扮演了肇庆经济基本盘中压舱石的角色。
2024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中,高要区113亿元、端州区106亿元、四会市99亿元,依次位列全市前三名,成为重要贡献者。
高要区经济总量常年保持第一。一季度,高要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数,固定投资增长14.5%,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消费活力持续增强,GDP总量仍位列全市第一、增速位列全市第三,成为肇庆经济稳增长的定海神针。
持续守擂既有先天优势,也有后天努力,更有拼搏精气神。
高要区开发较早,城市发展均占据先天优势。近年来,通过工农业两手并抓,夯实了全区经济发展大盘。农业方面,高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打造了“虾米鸭猪羊桂”六大全产业链,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9%;工业方面,肇庆金利高新区发挥了“大引擎”作用,一季度新引进项目总投资额30.78亿元、占全区80%以上;其他方面也是“老树开新花”,着力推动五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后,金利五金等产品备受海外市场喜爱,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7%……高要处处迸发着发展活力。
从经济位次来看,端州季度GDP反超四会。
与四会相比,端州并不占据工业发展优势,但开年以来大大小小的促消费活动不断,大批游客市民涌入活动现场、文旅景点、酒店食肆、商圈小店等,打造了城市经济新增长点,并凭借3.9%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位争先。
而在代表发展后劲的工业投资增速上,四会(23.9%)和鼎湖(22.7%)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合计拉动全市增长13.1个百分点,意味着更强劲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
如果说一季度的GDP数据只是阶段性表现,不排除有短期波动,那么放在更长时间坐标上来看,高要、端州、四会始终是肇庆全能选手。
梳理2022年—2024年三年一季度GDP总量,高要GDP总量不断壮身,从2022年96.5亿元,增长至2023年102.4亿元、2024年113亿元;四会市时而受短期波动影响,经济总量有升有降,但也稳定在99亿元—105亿元之间;端州区凭借首位城市优势,不断寻求新增长空间,三年总量稳居前三名。
三个县域几乎始终占据前三名,争抢第一把交椅。
快马加鞭:工业强则增速快
肇庆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中,三个区域GDP增速让人眼前一亮。封开6.5%、鼎湖(新区)6.3%、高要6%,三地均跑赢全国、全省增速。
增速之下,必有支撑。
拆解三地经济数据,工业增速均有2位数增长,且强势拉动经济。封开、鼎湖(新区)规上工业增速均超15%,其中鼎湖(新区)延续了去年增速第二势头;高要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其中工业投资增速为8.1%。
封开如何做到规上工业增速19.6%的?背后有两家大企业,起到承重墙般支撑。一季度,华润水泥完成产值13.4亿元,推动增加值完成6.3亿元、增长11.5%;润信大排矿产能逐步提升,一季度新增产值1.73亿元、增加值8800万元;两家企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48个百分点,助力封开工业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
再来剖析鼎湖区(新区)匀速奔跑的秘诀。一季度,在鼎湖区与肇庆新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3年鼎湖区(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喜珍科技、兆阳装备、华劲金属等新增规上工业项目新增产值8.5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鼎湖区(新区)一季度较去年同期(107家)净增2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此外,两区还有22个制造业投资项目纷纷进驻,17个项目于一季度开工竣工投产,一批发展新动能正蓄势勃发……
而高要区本身经济体量位居榜首,工业发展实力雄厚。视线再次聚焦肇庆金利高新区,一季度签约制造业招商项目总投资额30.78亿元,共由7个项目组成,均为区内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这批项目稳稳拉动全区经济增长。
除了封开、鼎湖(新区)、高要三地,肇庆各地都在奋力奔跑。肇庆上年新入库的2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不断释放动能效应,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
挑战仍继续:支撑力强根基才能稳
虽然全市经济实现了“开门稳”,压舱石稳住了基本盘,但经济运行稳中有忧,增长压力仍然存在,各县(市、区)中广宁、肇庆高新区、德庆3个地区支撑力较弱,增速合计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只有11.4%。
肇庆高新区是肇庆工业主战场之一,一季度表现相对波动。一方面,肇庆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工业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两大支柱产业产值有所下降,新的支撑增量较少,导致出现阶段性波动。
挑战已经显现,必须正视短板。肇庆高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于小鹏汽车与宁德时代两家大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想扭转被动局面,应持续服务好“双龙头”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储能两大产业,加快引进新的特大项目,锻造更具韧性的经济基础。
对此,肇庆高新区提到,将聚焦“双新”产业,加快“双核一城”发展建设,确保总投资20亿元的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新车型项目尽快实现量产;力争上半年新引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以培优育强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并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季度“成绩单”中,广宁县农业指标受核减影响,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下降1.3%,拉低其自身GDP增速。为此,广宁县,提出将创新思维强特色,引导重点家禽企业补栏,积极协助引进原种母猪,加快肉兔棚架建设,着力发展肉鸽产业,保障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尽快投产运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德庆在全市经济大盘中一段时间以来处于支撑力较弱状态。德庆的核心短板在于工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新增开工纳统项目总投资额与同期相比偏少、家具建材产业总产值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为此,德庆提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同向发力,力争全年完成制造业计划投资额65亿元,年内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0%。
短期波动不足为惧,但要有正视短板弱项的信心,有平稳穿越低迷期的底气,有支撑全市经济大盘的能力。
为夯实全市经济支撑力,肇庆市第一季度经济分析会提出,将持续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推动一批工业技改项目加快实施,围绕低空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型经济增长点谋篇布局,抢抓机遇培育新增长点。
肇庆各县市区也当沙场赛马、比学赶超、奋勇争先,追风赶月莫停留、凝心聚力加油干,合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肇庆乐章。
【策划】马喜生
【统筹】吴帆 刘亮
【撰文】王焌鑫 刘亮 卢逸轩
【制图】范家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