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荔林:守住三代华侨的“寻根”路

南方+ 记者

在槟榔山村的后山上,有一大片苍翠的古荔枝林,融入五桂山茫茫林海。

槟榔山村全貌。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槟榔山村全貌。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23年9月,72岁的古慧仪从澳门回到故乡。此时,村里的祖屋已不复存在,但祖父当年种下的荔枝树还剩下33棵。从树干上悬挂的“身份证”可知,这些古荔枝树的平均树龄已经达到140岁,其中,最“高寿”的一棵已近200岁。这些古树枝繁叶茂、高大苍虬,华盖亭亭、遮天蔽日。

林荫道里,藏着古慧仪的乡愁。

她的祖父古任财,生前经营水果生意。这片果园,是他在清朝光绪年间开辟的。当时,古任财发现这片山坡被山泉滋养,地力肥沃,于是在这里种下了荔枝、龙眼、菠萝、乌榄、杨桃、橙子、沙梨等水果。一百多年过去,果园里只剩下这些古荔枝树。这片林子,也成为中山目前现存的两个荔枝古树群之一。

古慧仪的母亲出生于华侨之家,父亲早年也曾在澳门打拼。20世纪50年代初,古慧仪曾随母亲回到槟榔山村,在祖屋内生活过10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后又全家迁居澳门。

20世纪80年代,国家落实华侨政策,将这块家族林地归还给古家,但古慧仪在澳门定居,难以照看林子,于是将荔枝古树群委托给中山市林业部门管护。

此后,中山市林业部门将这些古荔列为重点保护古树,并拨专款指派科技人员加强技术管理,采取科学技术对古树进行保护。许多已显老态的古荔又重新发出新枝,结出硕果。

2006年,这片古荔枝林已被中山纳入全市古树保护系统。目前,这些古树位于中山市国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的大院内外,有专人看护。

2023年6月,古慧仪的母亲去世。再一次伫立在这片古树下,古慧仪百感交集。和母亲在故乡生活的点滴,又浮现在眼前。

百年古荔,向上生长。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这片林子,见证的是中山代代华侨在外打拼的艰苦岁月,凝聚着旅外乡亲不忘桑梓的深厚情怀,也昭示着百年侨乡蒸蒸日上的广阔天地。

【足迹】

南桥村村民出国谋生,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巴拿马等8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0年,南桥村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的乡亲有513人。


参考资料:

1、“中山+”2023年10月8日报道《33棵百年荔枝藏着一个家族的回忆丨侨见世界》

2、新华社2023年10月14日报道《广东中山:守护33棵荔枝古树》

3、“中山侨联”微信公众号2023年10月16日文章《五桂山33棵百年荔枝藏着一个家族的回忆》

4、新快报2024年4月26日报道《树说南粤|中山古荔枝群:荔香古韵深 岁月酿甜醇》


相关阅读

南方+视频|红绿映古道,南桥入梦来

《南桥村:古道出桂峰,侨心归桑梓|中山侨村行①》

《张应龙: 引进侨力量,擦亮“生态绿”》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罗丽娟 张培发 通讯员 董菁菁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编辑 卢子衡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