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桂畔河静水流深,沿路滋养着顺德中心城区居民。河水流经甲子桥北岸,也滋养着顺德本土艺术标杆龙头学校——顺德区实验中学的莘莘学子。学校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沐浴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走向中国最高学术殿堂的艺术学子。
艺术教育是美的教育,也是学生多元成才的路径。顺德“教育二十条”提出,将实施“体艺等特色人才”学段贯通培养行动,鼓励学生冲击全国顶尖体艺等特色院校。对此,顺德区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周晖表示,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全力打造艺体教育特色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助力顺德“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顺德区实验中学坐落于桂畔河旁。通讯员供图
艺术殿堂
多人考入一流大学
距离高考不足一个月,在顺德区实验中学内,多场高考备考系列讲座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学校邀请佛山市内各学科名师,为学生讲授冲刺阶段的复习和快速提分技巧。对于艺考生来说,艺考结束后,他们现阶段的目标是查漏补缺,不能让文化课拖后腿。
顺德区实验学校的艺术特色办学已有20多年经验,多年来,学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一流大学培养生源。2023年高考,多名学生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郑翔幻同学书法高考成绩位列广东省第二名。
成绩背后,是学校“两艺一主”(即升华艺术教育,讲究教育艺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学策略所充分发挥的优势。作为一所艺考生接近六成的普通高中,顺德区实验中学自主研发针对艺考生的校本课程,做到“一生一案”。
所谓“一生一案”,即对参与艺考的学生定制一份专属的学习方案。与时间赛跑,是每位艺考学生的必经阶段,既要兼顾每周的艺术课程以及自行安排的加练,也同样不能让文化课落后,尤其对于高三考生而言,往往艺考结束后,留给高考冲刺的时间只剩下几个月。通过“一生一案”,学校帮助学生提前规划好专业联考和专业校考的布局,划出重点必考知识点、传授快速提分技巧,以最优效率帮助更多学子实现艺术梦想。
目前,顺德区实验中学已经形成了四大特色品牌课程:合唱课程、民乐课程、版画课程、写生课程。其中,合唱课程、民乐课程已经实行超过20年,学校民族管弦乐团更是顺德唯一编制齐全的学生民族管弦乐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获奖无数。
此外,佛山是陶瓷之都,今年年初,顺德区实验中学也获得首届“佛山市陶艺特色学校”称号。顺德区实验中学主要开设初、高中陶艺校本课程,由学生自主选课,集中在每周三下午第8、9节授课,十分受学生的欢迎。2023年,学校更有16个学生作品入选瓷艺中华“陶溪川杯”儿童青少年陶瓷作品展,这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主办的展览,参赛作品超过1万件,顺德区实验中学也是全国入展作品最多的学校之一。
硬件一流
佛山TOP级艺术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尤其如此。对于走进顺德区实验中学,12层高的唯善楼显眼醒目。楼内美术馆、演艺厅、舞蹈室、民乐室、合唱室、录播室、版画室、陶艺室、摄影工作室、书法国画工作室、演艺中心等一应俱全。光是陶瓷室就有500㎡的展览馆,用于存放师生优秀陶艺作品。
此外,学校还拥有120间琴房及器乐演奏室、2间数码电钢琴室、16个美术画室等艺术专业功能场室,艺术专业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数量位列佛山艺术类学校前列。
202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的优秀学子龙欣艺表示,在顺德区实验中学学习期间,她每天除了学校安排时间外,还利用午休和晚修、假期的时间进行钢琴训练。长时间的钢琴训练得以实现,正是有赖于学校120间琴房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此外,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建设,所有的课室和功能场室均安装智能白板,鼓励师生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构建完备的师生数字化校园智能卡应用系统。运用科大讯飞智能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管理活动,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组卷、智能批改等关键问题。实现精准掌握学情及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初高贯通
六年培养艺考尖优生
“高三艺术生是没有暑假的,结束了高二期末考,就直接与高强度、高难度的集训无缝衔接了。每个人都是那样地拼命,大家都渴望在联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23年书法艺考毕业生李慧在毕业感言中这样说道,由此可见艺考竞争之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自己的心仪大学?分析顺德区实验中学的优秀学子,他们大多就在幼时接触某类艺术科目启蒙,在初中到高中阶段逐渐强化,最终圆梦心仪大学。如202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的优秀学子龙欣艺,她自初中即进入顺德区实验中学音乐班学习。
顺德“教育二十条”提出,实施“体艺等特色人才”学段贯通培养行动,制定体艺专业素养初高衔接培育课程。实际上,顺德区实验中学早已开始探索。
面对初中层面,在佛山市教育局和顺德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顺德区实验中学创办了初高衔接实验班,开设艺术特长生课程,配套多元贯通素养课程及升学指导等,探索初高贯通培养新机制,实现六年贯通培养。目前,初中艺术课程的授课教师均有高中专业老师全面参与。
近日,顺德区实验中学举行中考誓师。通讯员供图
面对高校层面,2023年,顺德区实验中学被佛山市教育局确定为佛山市“双高”创建特色高中。所谓“双高”,即以高中与高校对接为突破,让学生在“双高对接”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此,顺德区实验中学提出创建音乐、美术类艺术特色学校,即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下,进一步融合高校的特色课程,与高校共建课程基地,完善和深化学校艺术特色教育课程体系。根据艺术尖优生的培养周期和规划,在原来已有的音乐、美术从初中到高中六年一贯制培养模式的校本课程1.0版升级为2.0版,2.0版的校本课程根据高校的专业课程要求培养艺术尖优生,同时实行艺术高考教学试行导师制(导师工作室)。
2024年艺考专业考试,顺德区实验学校成绩再创辉煌,与上一年相比大幅度进步,特别是体育、书法、传媒都有历史性突破,目前学校正在抓紧文化备考,师生状态良好。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定走特色引领、品牌发展的道路,坚持“两翼”齐飞,即体艺和文理并重,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锐意创新,树立顺德区艺体教育的新标杆。
更多校园风采,请关注>>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南方+见习记者 吴碧霞
南方+记者 蒋晓敏
通讯员 张嘉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