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爆米花、舒芙蕾、薄荷咖啡杯……你可知这些都是玩具的形状?
水感、泥感、水泥感、奶油感……你能想象这些都是形容玩具的手感?
近日,淘宝、小红书、抖音等各大网络平台被“捏捏”攻占,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眼球。 “捏捏”作为一种慢回弹类的解压玩具,采用柔软的硅胶类材料制成,在揉捏、拉伸、回弹的过程中达到释放身心压力的效果。由于这种玩具通常仿照食物、动物的外观制作,造型可爱、颜色靓丽,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尤其吸引女性群体入坑。
据记者了解,许多网络平台上的“捏捏”产品由手工博主自制而成,通过抖音直播、小红书店铺、闲鱼链接等方式进行售卖。产品包装上仅有店铺标志,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信息,属于“三无”产品。
但是,不少网友表示“捏捏”气味刺鼻,长时间的使用会头晕眼花、呼吸不畅。在小红书上搜索,记者发现,输入“捏捏”一词,软件会弹出大量包含“甲醛中毒”“捏捏有毒”“退坑”等关键词的推文。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自制“捏捏”的博主“紫菜蛋花汤”,向她了解情况。
“紫菜蛋花汤”是一名22岁的在校大学生,自述从1月14日开始进行“捏捏”的加工和成品出售。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深圳的消费者曾对三无“捏捏”进行甲醛和tvoc含量测试,在测试仪放入装有“捏捏”玩具的收纳袋后一分钟内,测试仪显示甲醛含量已接近1.5毫克每立方米,TVOC含量达到9.999毫克每立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
“做‘捏捏’之后,没过多久我就生病了。咳嗽了两个月没好,中途大大小小看病花了三四千,吃药、打吊瓶、做雾化都没效。一拍片子就发现了有肺结节。”她回忆,中途参加好友婚礼,休息了7天没有做“捏捏”就不咳嗽了。
“过年回家后,我妈和我说这个味道好刺鼻,我才意识到可能是‘捏捏’的问题。” 她联系生产厂家,被告知“捏捏”材料里面有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超标甲醛。
“这些物质对人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戴防毒面具也没用,会通过皮肤接触。除了咳嗽,我的视力也下降了,现在黑板都看不清楚。我做的时候都没人讨论做‘捏捏’会有毒,后面才越来越多人反馈这个情况。”“紫菜蛋花汤”说。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王洪强向记者介绍,甲醛有神经系统毒性、生殖毒性,吸入后会引起疲劳、记忆困难、情绪波动等症状,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导致胚胎细胞受损或死亡。高浓度的甲醛能致耳、鼻和喉癌,还可导致白血病。虽然“捏捏”中的TVOC气体危害性比甲醛稍小一些,但长期吸入后也容易产生头晕恶心、记忆力消退、嗜睡、消化不良等严重状况。
针对“紫菜蛋花汤”描述的“视力下降”和“肺结节”病状,王医生表示“甲醛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眼部和呼吸道的危害是最主要的,例如结膜炎、角膜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炎。如果轻度视力下降,脱离甲醛刺激后,一般都会慢慢恢复的。”
王洪强提醒,“捏捏”刚兴起,可能在推广之前还没有建立行业检测标准,消费者们要寻找正规商家,切勿跟风购买。
南方+记者 曾南希
实习生 朱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