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菲律宾警方4月26日称,一名中国公民4月25日在八打雁省马比尼镇附近水域潜水时溺亡。警方报告称,这名中国公民居住在菲律宾大马尼拉地区帕赛市。25日上午,他在潜水时遇到氧气中毒,送至医院后被宣布死亡。
△菲律宾八打雁省马比尼镇附近海域
潜水时为何会氧中毒?
引发的原因: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和氧气以及其他微量气体组成。每种气体都有一定的分压,这取决于它在空气中的浓度以及大气压力。在深潜时使用不恰当的氧气浓度会存在风险。在潜水时,当氧气分压达到 1.4个大气压或更高时,多数人都会发生氧气中毒。如果潜水员吸入纯氧气,在4米的深度就会达到这一分压。由于空气中氧气占比21%,在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潜水到 57 米深度以上时达到中毒性分压。尽管氧气中毒在氧分压低于2.8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内很少发生,但是深度潜水时使用不恰当氧气浓度仍有较高的风险。
症状:包括针刺感、局灶性癫痫(如面部、唇、或肢体一侧抽搐)、眩晕、恶心、呕吐及视野变窄(管状)等。约10%的患者有癫痫发作和晕厥,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溺水。
预防:为预防深度潜水时氧气中毒发生,需要进行特制的混合气体及特殊培训。
潜水溺亡事故时有发生
不论是深潜还是浮潜
我们一定要警惕潜水项目的危险性
案例警示
01
2024年1月5日,一名31岁中国男性游客在泰国斯米兰浮潜时不幸溺亡。
02
2022年5月15日,湖南株洲,6名潜水爱好者到某社区内的一片石洞潜水,3人下水后遇险,其中2人成功上岸、1人被困水下。经过搜救,被困人员被打捞上岸,已经死亡。
潜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
危险系数很高
对装备有严格要求的活动
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
万不可凭着胆大就冒然下水
这10条潜水安全准则
请牢记遵守!
1
制订安全的潜水计划
按照计划进行潜水,可以避免许多潜在的风险。
2
检查潜水装备
在水下,潜水装备就是“生命之源”,因此潜水前必须保证所有装备都能安全使用。最好是在计划潜水前一周,对要用的装备进行一次仔细的检查,确保所有装备完好。同时,记得检查潜水电脑以及潜水手电筒的电池。在到达潜水目的地准备下水前,再次检查所有装备是否有损坏。除了自己检查外,潜伴之间也应再相互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此外,如果是带着全新的装备去潜水,最好在泳池等受控环境中测试一下,避免潜水时发生意外。
3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除潜水装备外,身体也需要为潜水做好准备,确保身体与精神均在最好的状态,这是安全潜水的前提。如果觉得不舒服,或者没有做好潜水的准备,就不要开始潜水。冒险进行潜水,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
4
提前了解潜点海况
潜水前,切记先了解目的地潜点的海况,并进行准确评估。同时也要了解当地水温,因为水温将决定适合的潜水服类型。因此,请提前查询水域状况,评估是否适合下水。如果水下能见度极差,水流极强,或者有其他潜在问题,建议放弃此次潜水。
5
在极限范围内潜水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超越自己的极限。如果只能潜到某个深度,在制订潜水计划时,就应该考虑不要超过该深度(这也适用于需要额外认证的专业潜水)。除非已通过相关资格认证,否则不要尝试洞穴潜水等高难度的潜水活动。记住,潜水不是竞技运动,无论有什么目标,别忘了安全常识。在能力和经验范围内进行潜水,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6
始终保持警惕与专注
潜水员总是被警告在潜水前 24 小时内不要喝酒。这是因为酒精会麻痹身体,导致状况不佳,而潜水员在潜水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因此,如果前一晚饮酒或者觉得非常疲劳,建议不要潜水,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状态下。
7
检查潜水仪表
潜水时,应该不时检查自己的余气量,减少出现气体耗尽的情况。当和潜伴一起潜水时,双方应不时相互告知各自的气体余量,从而能够更好地作出判断。
8
了解潜水手势
掌握一些基本的水下沟通手势是很有必要的,确保自己和潜伴都能理解各种手势。在水下无法准确传达信息与相互理解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
9
避免撞上船只
潜水时,请确保随身携带水面信号浮标(象拔)。当结束潜水准备上升时,由于不清楚水面情况,冒然上升到水面可能会撞上过往船只,导致受到伤害。因此,升水前先让象拔浮出水面,以便于提醒过往船只注意避让。此外,当做安全停留时,请注意深度与时间,通常是在水下5米处,做3分钟以上的停留。
10
为自己负责
即使是跟随团队一起潜水,也需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毕竟在水下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最有帮助的还是自己。因此,每个潜水员都有责任遵循潜水安全准则,并充分建立好足够的安全观念再下水。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潜伴负责。
天气渐热
不少朋友会选择去海边游玩
对潜水、浮潜等项目跃跃欲试
深圳应急管理在此提醒大家
潜水前请确认自己
接受过正规完整的训练
严格遵循潜水安全准则
养成良好的潜水习惯
并沉着应对突发状况
务必确保潜水安全
如无相关资质、未做好准备
请勿随意挑战、尝试高危险项目
除了潜水
海边游玩还需注意以下危险
警惕潮汐变化
每天的涨潮时间有其规律,大家可以通过媒体或一些公示展板获知,或在海边景区时向工作人员询问,在不了解情况时,一定不要在礁石上长时间停留。
如果被困在礁石上,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自救。因为前海一线暗礁很多,如果不了解周围地形,很容易弄巧成拙。被困后,大家应时刻保持冷静,用手机向警方求助,在没有手机或手机信号不好的情况下,尽量大声地向离自己最近的人求救。
悄无声息的杀手:离岸流
据统计,大约 90% 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引起的,每年国内外有成百上千人死于离岸流溺水。
虽然离岸流的宽度一般只有几米,深度常在成年人腰部附近,但流速极快,最快可达每秒3米,而普通人在平静的泳池里游泳,速度也不过每秒游个一两米。在强力的离岸流带领下,一个不留神,人已经被带到海里去了。
远离危险,就要识别危险。在海边玩时,要远离看起来和周围环境不一样的海流,特别是颜色不同的海流,因为离岸流的含沙量较高,所以颜色可能不同于周边水体。有时候离岸流有更多的泡沫,看起来更汹涌;有时候也像海浪开了个安静的缺口,水流看起来很平静。
各种形态的离岸流,有的平静有的湍急
最重要的还是看海边的公告牌。要下水的话先和救生员了解海况,并寻找离岸流警示牌,尽量不要独自下海,并在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游泳。
遇到有人溺水
这些急救知识要掌握!
深圳应急提醒您: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技能,加强安全防范
end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环球网、株洲日报、南方都市报、优潜YouDive、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