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假日期间,“强国复兴有我 赓续非遗血脉——客家山歌庆‘五一’文艺展演”在陆河上演,邀观众共赴一场音乐与非遗的盛宴。
近年来,陆河县通过多点发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百千万工程”、文旅融合、善美文化建设等,助力陆河县文化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多方聚焦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这一需求,陆河县立足本地实际,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致力于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文化服务。
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道路上,陆河县正全力冲刺,奏响文化繁荣的崭新乐章。目前,县图书馆建设工程已完成主体土建,内外装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今年将华丽亮相;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已抢占先机,进度全市领先;镇级文体设施项目多点开花,七镇并进,预计今年全面竣工,为广大群众献上家门口的文体盛宴。
不仅如此,陆河县还积极推动图书馆、文化馆资源下沉基层,构筑起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文化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图书馆分馆5个、服务点13个,文化馆分馆7个、服务点21个,真正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县图书馆还收到了来自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慷慨捐赠,14031册图书即将上架,与河田中学、陆河中学图书室的“馆校融合”工作同步推进,进一步丰富陆河县公共图书资源。
多点发力
助推“百千万工程”出成效
近年来,陆河县在文化建设和红色遗址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新闻宣传、深化媒体合作以及红色遗址的修缮与布展,陆河县不仅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也进一步传承了红色革命精神。
在新闻宣传方面,陆河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开设原创乡土节目,如《我和我的家乡》《绿美陆河·青梅》等,通过28期节目的播出,深入展现了陆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同时,原创生活体验类节目《生活体验官》和本土美食节目《陆河味道》也吸引了大量观众,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陆河的文化与美食。此外,陆河县还推出了《绿美陆河》专题专栏,发布了一系列短视频和新闻宣传。
在媒体合作方面,陆河县与新华网、南方日报汕尾记者站、广东广播电视台惠州站汕尾融媒体中心(触电新闻)、汕尾日报、汕尾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红色遗址保护方面,陆河县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2023年,陆河县完成了南昌起义部队激石溪休整地修缮和布展项目、苏维埃政府旧址修缮项目以及河口北中红色遗址群修缮项目等多个重要项目。同时,还举办了讲红色故事等系列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活动,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陆河而努力奋斗。
多措并举
推动文旅融合更出彩
1至3月,陆河县旅游业强劲复苏,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5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分别显著上升128.37%和128.33%。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陆河县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落地、旅游线路打造以及住宿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积极举措。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陆河县首先加强了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已完成招标、签订合同等前期工作,现正由第三方公司和各镇各有关单位加快普查进度。同时,积极协助水唇镇申报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镇,目前该申请已提交至省文旅厅待审批。
在旅游项目推进方面,陆河县积极推动温泉产业园规划设计工作,与第三方规划设计团队紧密合作,已完成初步规划并召开协调会听取成果汇报。此外,水唇镇华发集团精品民宿酒店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华发集团已进驻螺洞世外梅园,并发布了征地公告,县、镇、村干部正开展征地工作。
在旅游线路打造上,陆河县成功将“‘绿美陆河 美食养生’——陆河春季美食之旅”纳入广东省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并申报了“陆河·冬日浴温泉 元宵闹龙神”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陆河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为助推旅游住宿产业发展,陆河县积极开展住宿企业调查摸底工作,确定“四上”住宿业企业培育名录库,将优质企业和临规企业作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为旅游住宿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面融入
夯实善美文化基础
陆河县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成果,展示了文化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惠民方面,陆河县广泛开展了文化下基层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图书分馆及服务点、镇、村图书室的业务指导和全民阅读进基层等服务2场次,覆盖基层群众数千人。同时,文化馆流动展览完成1场,吸引观众近万人次。文化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达30多场次,惠及群众万余人。今年以来,县图书馆进馆人数达5.6万余人次,阅览总册数达37795册,办证1625张,外借册数约10070册,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文化惠民活动的广泛参与度和深远影响。
在文体赛事方面,陆河县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体育赛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梅花文化旅游节、村BA篮球赛等大型文化体育赛事活动6场次,吸引观众超过2万人次,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陆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陆河县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开展非遗活动,如螺溪镇的“闹龙神”活动、欧田闹龙神庙会等,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通过开展“非遗少年说”等青少年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陆河非遗的魅力。春节期间,陆河县还举办了多项文化民俗活动,有效推动非遗文化深入群众生活。
此外,陆河县还通过打造宣传长廊等方式,营造传承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在公园和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的“文旅融合 绿美陆河”和“多彩非遗”宣传长廊,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接下来,陆河县将重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文艺精品创作,深入挖掘和传承客家文化,推出更多优质作品;同时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通过品牌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朱仕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