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开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改变育人方式,茂名市电白区那霍中学开展了课例展评式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观课评课积极探索本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能力。
课例展示活动
语文科组
钟朝娟老师:上课内容——“倡导低碳生活”,融合“美术”“摄影”“生物”学科,有本地区环境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有手抄报的展示,有生物学的绿化知识讲解…课堂设计环节清晰 ,目标明确。学生热情高涨,参与度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刘伟萍老师:上课内容——“导游词”写作,融合“摄影”“地理”学科,通过视频、图片,带领同学们认识电白区的特色景点,完成“了解导游词”“学写导游词”“成为金牌导游”三个活动,教学评一体化,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吴诗倩老师:上课内容——《紫藤萝瀑布》,融合“美术”“地理”学科,让学生学会欣赏景物,学会写作,了解“高州荔枝”“信宜李子”的特色。但学生参与度不高。
数学科组
黄世先老师本节课从具体的物理学中有关电流,电阻,电压之间关系的问题和有关京沪高速铁路上列车行驶的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通过分析每一个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如:电压一定,变量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路程一定,变量时间和速度的关系等,建立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所建立函数模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几个具体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认识。
英语科组
英语科组张翠群老师,七年级下册课题《Every family will have a small plane.》 本节课跟学生一起探讨了未来生活,通过口袋里的小汽车到变成大汽车去导入,很好地引发了学生探讨的兴趣;通过找关键句去发现课文的核心思想;结尾通过一个小视频升华主题,只要我们大家关爱环境,做好自己能做的,美好的未来生活就一定会实现!
政治科组
杨秋强教师《 促进民族团结 》这节课采用《爱我中华》的音乐视频导入,耳熟能详的旋律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清楚明了的歌词马上让学生与本节课主题相联系;自主预习展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中设计了趣味抢答——民族知识知多少,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识讲授采用图文结合方面,语言简洁,图片形象生动,学生理解深刻;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活动——我国民族名称知多少?分小组写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推荐一个成员回答,强化了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最后出示一个介绍56个民族的短视频,加深了学生对56个民族的了解;在练习方面,设计了一个图片的情境,先向学生展示人民币的图片,吸引学生,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反面右上角的文字,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树立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历史科组
特色:跨学科深度整合。本设计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多学科有机串联,形成一体化学习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学生主体凸显: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亮点:多元互动教学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构建多元化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地理科组
上课老师:叶汝丽,课题:中国的产业,亮点:课件精美,环节清晰,效果显著!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化学科组
肖利琴老师制作的《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课例亮点:本课例结合电白区海洋文化地方特色,以及结合地理学科和生物学科内容,以“海水资源的利用”为情境,围绕食盐的由来、生产、用途以及保护海洋资源四个任务开展学习。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粗盐精制和食盐的用途等活动开展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性质、制备和应用的综合复习和思维提升。符合本次活动“聚焦地方特色文化,显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主题。
物理科组
钟浬老师展示了一节物理实验课,本节课探究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准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学生两人一个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各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整个过程有序高效,同学们都沉醉在探究的乐趣中,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物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落实了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能力,得到听课老师一致好评,这样的实验课可以作为物理实验课的一种模式。
生物科组
杨伟琴老师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及时进行反馈。通过问题引领、师生互动、小组活动、个别提醒的方式,尽可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双边活动中来,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诊断性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面向全体,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讲解过程结合多媒体动画,将文本知识图像化,抽象知识直观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展现生物学的学科特色和魅力。
音乐科组
罗韵怡老师《 星星索 》这节以歌唱为主的课,采用研学的形式导入,教师化身导游,先让学生游览本地著名的海洋风光,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海洋生态、环境、文化与本节课学唱的歌曲有机的相联系一起;接下来的新课教学采用的游戏通关的形式,让学生的有趣的玩耍中一步步完成学习目标。歌曲A段的学习让学生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最后融入本地方言尝试演唱;让学生耳目一新;B段的学唱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创编动作加入歌曲的表演中;锻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生演唱表演中,又培养了学生大胆、自信的品质。总之,本节课学生在玩玩、唱唱、练练中,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体育科组
本节课采取了师生互动探究教学模式,配合歌词和音乐节奏的教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热烈。课堂穿插专业性体能训练,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充分锻炼。通过武术人物的介绍,教育学生坚强勇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基于某学科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融合一个或多个学科进行教学,将冼太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海洋文化或其他电白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学科教学中,以主题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我们获得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兴趣被充分激发,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能力也得到发展。学习永无止境,相信我们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供稿:那霍中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