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干不完、根本干不完,“小马拉大车”之困何解?

南方评论
+订阅

文|陆夷

工作“干不完、根本干不完”,美其名曰“压担子”其实是“甩包袱”,从“压力传导”变“层层加码”……近年来,一些地方什么事都压给基层,令广大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有人称之为“小马拉大车”,道出了基层心声,反映了基层之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是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然而,抓基层的同时,意味着要强基础、固基本,要求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现实中,一些基层治理中面临的责多权小、事多人少、痕多绩少,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权责不匹配、不明确,也容易引发“动作变形”、执行跑偏,值得高度重视。

要做好加法,切实为“小马”赋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正是旨在理顺协调机制,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不久前,第一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发布,目的也是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总之,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让基层“兵强马壮”,才能更好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做好减法,持续为“大车”减负。“表海”“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近年来中央多次发布文件、进行专项治理,有所好转但仍其具有的顽固性、反复性不容低估。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就深刻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因此,既要“下猛药”,也要“常敲打”,把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不该承担哪些工作捋清楚、定下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真正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再到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难发现,各地各部门对于基层治理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关心基层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聚焦“小马拉大车”之中的关键问题和环节,不断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相信必将成就“好马拉快车”。

编辑 叶永康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