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早班车 | 广东前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文化中国行·处暑 | 炎夏收梢凉风起,秋实累累压枝低

打开

去沙湾跟大师学“拍砖”|粤来粤好百千万

打开

南方+早班车 | 广东前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问策阳春17镇街③丨岗美:“三个融合”,如何激发“镇”能量?

南方+ 记者 罗天 2024-05-01 13:53

编者按

中共阳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决胜“123”,争先“百千万工程”,实现“十突破”的具体部署,统筹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特色小镇建设。聚焦阳春17个镇一级行政区的发展现状与核心问题,南方日报、南方+策划推出《“百千万工程”·问策阳春17镇街》(简称“问策阳春17镇街”)系列深调研报道,以核心视角、敏锐观点,为镇街画像,为发展鼓劲,为问题参谋。

阳春坚果、水产种苗、荔枝等“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腊鸭、毛蟹、豆豉等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一文”(“番薯县令”谢仲埙)“一武”(武榜眼李惟扬)声名远播,潭簕红色文化鼓舞人心,云山绿湖旅游度假村、十里泉城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游人如织,有力带动文旅发展;这里还是阳春的“侨乡”,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这里,就是阳春市岗美镇。2023年以来,岗美镇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阳江市、阳春市工作要求,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各项工作扎实起步、全面推进。

阳江市城镇建设专班提出,将岗美镇打造成为美丽圩镇阳江市级样板,推动“农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围绕这一定位,岗美镇能否抢抓机遇,做好“三个融合”,即通过“融湾入圈”与区域发展格局深度融合,一体打造“农文商旅体”产业融合IP,以党建引领融合各方“镇”能量,助力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深化“融湾入圈”  抢抓区域融合发展机遇

岗美镇位于阳春市的东南部、漠阳江中下游,距阳春市区15公里,距阳江市区39公里,东与阳东区塘坪镇接壤,西与河口镇交界,北与春城街道、马水镇相邻,南与江城区双捷镇相接。全镇总面积209.31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和4个办事处,户籍人口约6.5万人。

当前,阳春市正抢抓珠三角产业在省内有序梯度转移和珠海市香洲区对口帮扶协作机遇,而岗美镇地处阳江市区和阳春市区之间,这一贯通南北、串联东西的重要交通区位,让这里天然成为阳春“融湾入圈”的“先锋队”“排头兵”。

“融湾入圈”,交通先行。在岗美,国道234线、省道386线、阳阳铁路、罗阳高速公路、肇阳高速公路纵贯全镇,肇阳高速公路在岗美设有出入口,这也让岗美镇的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近日,在省道539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阳春大道口施工工点,现场正进行路基施工,工地里机器轰鸣、车辆往来不绝,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目前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已完成产值3.26亿元,项目总体产值完成57%,预计明年4月将全部完工。”工程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阳江双坪机场选址与岗美镇密不可分。据悉,该机场项目拟按飞行区4C标准建设一条2800x45米的跑道,以及航站楼和相关运行保障设施,目前已完成选址报告编制、电磁环境测试、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观测任务等前期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岗美镇党委书记谭祺聪表示,随着广湛高铁阳春段开通在即,阳江双坪机场规划建设不断完善,未来岗美镇将全力构建高速、高铁和机场立体交通网,打造成为阳春市乃至阳江市重要交通枢纽。

如何以此为契机,抢抓区域融合发展机遇,持续深化“融湾入圈”?建议岗美镇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锚定农业强镇、文化和旅游特色镇的战略定位,聚力推进交通、产业、文旅“融湾入圈”。

打造物流枢纽,促交通“融湾入圈”。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为深化“融湾入圈”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依托交通和物流优势,谋划建设产业园区,高效利用资源,预留发展空间,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引领、服务多样的综合性经济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促农业“融湾入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园子”“米袋子”动脑筋,着力开展农业招商,力争引进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附加值大的优势农业项目,拓展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喊得出、叫得响”的岗美地域特色品牌产品。同时,主动示好“大客商”、热情拥抱“大企业”、积极吸附“大转移”,引进龙头企业,壮大镇域经济。

南北贯通一体打造,促文旅“融湾入圈”。对内,与春湾等旅游特色镇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旅游中心优势和景区集群优势,共同打造阳春旅游精品路线;对外,进一步强化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产品营销、文旅品牌宣传、文旅节庆打造,充分利用位于阳江和阳春之间的地理优势,打造成为阳江山海精品旅游线路的必经“中间站”,吸引更多珠三角游客停留消费。

聚焦“农文商旅体”  打造产业融合IP

2024年4月,第二届中国(阳春)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阳春2024年鳜鱼苗交易会在春城举行。

对于岗美来说,这次大会尤其令人振奋。当天,总投资10亿元的阳春市(岗美)鳜鱼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为岗美镇水产养殖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据悉,2023年,阳春市孵化鳜鱼苗46.59亿尾,占全国鳜鱼苗产量的70%以上,产值达5亿元以上。因此,鳜鱼在阳春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通过对翘嘴鳜种业繁育技术的研发、建设、推广,扩大和拉长鱼苗产业链,研究和创新新型饵料鱼的开发、养殖模式,以提高养殖效益。”项目投资方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积极打造鱼苗产业集群,成为集引种、保种、孵化、培育、养殖技术示范与培训、技术推广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鱼苗产业区,预计带动1000户养殖户,户均增收8000元,预计总产值将超过10亿元。

“岗美镇的水域面积超过1.5万亩,引进鳜鱼产业项目,无疑对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谭祺聪表示,该镇将充分利用阳春加快打造阳春鳜鱼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国鳜鱼苗之乡”的契机,培育发展水产种苗产业。

鳜鱼苗种产业项目的引进是岗美镇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岗美镇始终把农业作为根本,打造了粮食生产区、椰菜花生产区、生猪养殖区、柠檬种植区、水产养殖区、白鹅养殖区、阳春坚果种植区等7个农业生产功能区,成功申报那排荔枝、麦垌坚果、那漠白鹅、埠滘菜花、河帮鱼苗等6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2023年,全镇2万亩坚果产量达32372吨,产值达3.88亿元;全镇年产156万羽鹅苗、50万羽肉鹅,产值达1.72亿元,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4.3万亩,向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今年1月,岗美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所谓“农文商旅体”融合,就是促进农业从单纯农产品保障向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推动产业链条延伸。

2023年以来,岗美镇的潭簕红色展馆成为远近闻名的新红游和研学首选地,2023年接待游客约2.6万人次;岗美镇主办了2023年岗美镇特色美食文化节暨十里泉城草坪音乐会、李惟扬文化节之开笔礼、阳春市云山绿湖第六届荷花旅游文化活动月等“三大品牌活动”,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2023年,该镇的十里泉城温泉旅游度假区和云山绿湖旅游度假村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色小镇”和“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定位更加凸显……

打造“农文商旅体”融合IP,是释放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探索。但必须承认的是,岗美镇当前“农文商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依旧存在融合不紧密、消费带动能力不足、未能整体打造等问题。接下来,建议该镇推动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好“农文商旅体”融合IP。

聚焦“食住行娱”等全方位体验方式,探索“特色镇区+景区+乡村”模式,以夯实农业为根本,让岗美腊鸭、那排荔枝、阳春坚果等特色农产品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同步植入民风民俗、生态康养、文旅聚居、户外健身等新型业态,让游客体验更加丰富的文旅产品,提升留客能力和消费潜力,不断提升“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质效。

聚焦农业产业优势领域,以乡村旅游、互动性旅游项目为招商主体,建立和完善旅游资源项目库,策划包装旅游项目,吸引大项目落户。以阳春市红色文化示范带建设为驱动,串联潭簕红色村、云山绿湖、富通十里泉城等特色旅游景点,全力打造新红游和生态康养游;持续优化旅游景点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与珠三角一带旅游市场对接推广,打造集教学研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积极争取上级体育品牌赛事落地岗美,建设文化旅游强镇。

聚焦美丽圩镇阳江市级样板建设,加快景观景致塑造。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推动田野景观与林盘、绿道、村庄等有机融合,突出抓好交通干线、河流水系等大地景观再造,建设一批集教育、研学、康养、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聚焦推进经营机制创新,激活融合发展新动力。围绕农业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加快健全“农文商旅体”融合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投入体系,加强新型农业主体及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创新土地入股、技术入股、联产联营等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党建引领  融合群策群力“镇”能量

近日,笔者走进岗美镇黄塘村,只见村内屋舍俨然、道路有序、绿树成荫,处处干净整洁。据了解,该村是岗美镇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的沿线村落,今年以来,通过聘请专门的卫生保洁员,在村民家门前放置专用垃圾桶并上门收取清运垃圾,让全村卫生状态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村卫生保洁工作,与村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分不开。”该村党总支委员李玲表示,在说服村民缴纳卫生费,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过程中,村党总支通过发动全村60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走访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让村卫生清洁制度得以建立完善。近年来,黄塘村党总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还发动乡贤、村民等开展捐资出力助力绿美阳春生态建设,共计植树1200余株,得到该村村民广泛支持、积极参与。

黄塘村的案例,是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岗美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4.3万亩,该镇被评为阳春市农业生产托管示范镇,该镇的岗北村被评为阳春市农业生产托管示范村,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而在实施“全托管”的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是说服群众、带动群众的关键。通过农业托管服务,党建引领成为了该镇推动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建设,深化“百千万工程”的鲜活生产力。

例如,该镇的新圩马铃薯农业生产托管示范点就是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打造的冬种示范点。该示范点连片种植500多亩马铃薯,并引进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据初步统计,该项目以种植大西洋马铃薯为主,预计亩产量2500公斤,总产值300万元。

该示范点坚持党建引领,采用“订单销售+托管”模式,在村党支部积极发动下,农户与企业签订马铃薯订单合同、农业生产托管合同,为参与合作的农户提供种子、技术并按合理高出市场价回收农产品,确保农户平均每亩土地在原有基础上有增收。如今,岗美镇还有荔枝、魔芋、莲雾、香水柠檬、澳洲坚果、澳洲茶树等相关领域的特色农业合作社均采用“订单销售+托管”模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岗美镇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弘扬李惟扬优良家风家训文化,以家风带民风促乡风;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建设和全民禁毒、反诈骗宣传,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提升群众安全感;以创建省信访工作示范镇为契机,完成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标准化和信访工作制度规范化建设,助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了“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的乡村治理法治宣传队伍,2023年度提供法律咨询272次,开展法治宣传76场次;优化队伍建设,注重在村中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优秀复退军人、优秀村民小组长中发展党员,2023年共发展党员26名,持续深化“头雁”工程。

“岗美镇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模式,聚焦基层治理体系,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绘就城乡融合发展、基层治理新画卷。”岗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吴英米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卢冬红
校对 马海铭
22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视评
+音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South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
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