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知识局|“五一”劳动节,致敬江门这位工人运动先驱

南方+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翻开历史的书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诞生,伴随着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与牺牲。这个节日,与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些先驱人物密不可分。

今天,让我们走近江门工人运动先驱——冯燊。他的一生可总结为“七个一”:恩平第一个共产党员;建立恩平第一个党支部;五邑地区唯一参加长征的干部;第一批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之一;恩平县委重建后的首位县工委书记;首任广东省交通厅厅长;省港大罢工领导成员之一。

冯燊。

走进位于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委会天村的冯燊故居,青灰色的外墙、具有岭南气息的砖木,无不记录着恩平革命历史的足迹。白墙上印有冯燊的名句“到困难中去,以困难解决困难”,即便距今有近百年历史,这句话仍鼓励着恩平人民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

建立中共恩平第一个支部

1898年,冯燊出生于一个落魄的士大夫家庭,父亲在南洋当矿工,一直杳无音讯。冯燊13岁辍学,后随舅父前往香港一艘远洋轮船当厨工,成为一名海员工人,足迹遍及世界。

“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工潮”“学潮”此起彼伏。1920年,冯燊与其他海员工人一起,积极投身工人运动。1921年3月,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正式成立,冯燊被任命为组织干事。从此,他开启了作为工人运动先驱者的一生。

冯燊早年投身工人运动,贡献卓著。他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恩平第一个共产党员;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受伤。1928年,冯燊辗转回到恩平,建立中共恩平第一个支部——天村支部。

“到困难中去,以困难解决困难。”冯燊讲的这句话也有其历史背景。自从建立了天村党支部以来,恩平县委一方面抓党员教育,把党员送到斗争的第一线接受考验;另一方面,让党员到附近各村发动农民开展革命运动。

冯燊建立中共恩平第一个支部——天村支部。

冯燊建立中共恩平第一个支部——天村支部。

他们陆续在长安、进职、平塘、热水、莲塘等村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在冯燊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恩平的革命形势有了新的转机,至1929年,恩平县的党员已经发展到56人,其中知识分子21人,农民35人。后来,冯燊的女儿冯连娇长大后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加长征作战负伤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冯燊自进入苏区后染上疟疾,一直发寒发热,身体瘦弱不堪,但仍毅然报名入伍,带病参加长征,被安排到兴国师当组织科长。第二年的五龙山遭遇战中,冯燊头部中弹,留在一个叫黄泥咀的地方养伤。

回师部队被打散了,冯燊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风啸啸,雨霏霏,川南地区的天气变幻无常。冯燊带着伤病,沿着永定河南岸的村庄一边行乞,一边寻找党组织。1938年7月,冯燊与谢创等同志一起到武汉,最终恢复了组织关系。

1938年11月,冯燊回到恩平。恩平党组织在他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党的地方武装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广东,为解放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

故居印有冯燊的名句:“到困难中去,以困难解决困难”。

故居印有冯燊的名句:“到困难中去,以困难解决困难”。

1949年7月,华南分局以“通知”的形式转发党中央关于批准成立粤中临时区党委和粤中纵队的指示,同意冯燊为粤中临时区党委及粤中纵队书记。在解放战争期间,粤中纵队对敌作战360多次,毙、伤、俘敌近3000多人,争取敌军起义投降30余起、2000多人。

冯燊故居成红色旅游资源

冯燊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时代的风雨雷电,把他磨砺成为一位工人运动的先驱;革命的斗争烈火,把他锤炼成一位坚强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奋志,不懈搏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冯燊事事处处表现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一心为党,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思想和工作作风。

恩平“三老”纪念亭是为了纪念冯燊、禤荣和吴有恒三位恩平籍革命前辈而建造。

人们没有忘记冯燊英勇战斗、鞠躬尽瘁的一生。2021年,恩平市原创红色现代剧《恩州星火》在广东省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剧场成功演出,展现冯燊建立恩平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艰辛历程,精彩演出广受观众好评。

如今,水塘村的冯燊故居已经成为恩平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前来参观瞻仰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对恩平人来说,冯燊的革命精神犹如星火一样,能够照亮夜空,给人启迪。”参观者说。

参考资料

1.中国工人运动先驱——冯燊》,恩平广播电视台,2021年

2.《五邑地区唯一参加过长征的干部冯燊 为追求真理不懈奋斗》,江门日报,2021年

3.冯燊革命精神:到困难中去,以困难解决困难》,恩平发布,2021年

4.《中共广东历史问题研究·第一辑》,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中共党史学会,2023年

【撰文】周柳妤

【图片来源】恩平发布

编辑 李衡昌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