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首期教育评价改革“教师教学述评”专题研讨活动在松山湖召开

南方+ 记者

什么是教师教学述评?为什么要做教师教学述评?如何做好教师教学述评?4月29日,以“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在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举行。本次研讨活动是2024年东莞市教育评价改革第一期研讨交流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办、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承办。

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永浩、副主任黄振余,评估监测室主任杨映松,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全市第一批、第二批东莞市教育评价改革实验镇街、学校代表等100多人参加研讨。活动特别邀请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价教研员丁玉祥对研讨案例进行现场点评并做了主题讲座。

曹永浩对本次研讨活动给予认可,肯定了松山湖在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上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他表示,希望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松山湖模式能率先形成,同时通过辐射带动松山湖功能区与其他镇街共同发展,进而形成东莞模式。

曹永浩认为,教师教学述评应当关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关注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点。

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永浩

活动中,三所学校的教师代表进行了教学述评案例展示。

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师康怀佳从地理教学的角度分享了教学述评案例“极限气候测试,磨练中国好车”,通过细致的学情分析和学习过程设计,让学习共同体落实小组探究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让学习真实发生”的教学理念。同时,康怀佳还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合作学习讨论的深度和自主学习指导的缺失,并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增强学生主体性、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引入以及技术融合等。

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师康怀佳

松山湖第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张小樱从学校课程建设的角度分享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培养”的述评案例,以项目式学习撬动学习方式变革,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切入点,基于学生当下的需求和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打破学科的边界,开展有意义而实用的项目课程,让学生学会提出并解决问题,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学习者。

东莞市松山湖第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张小樱

松山湖北区学校德育副主任郭晶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分享题为“每颗繁星都闪着光”的述评案例,综合运用多元评价工具和策略,通过持续的行为记录、数据分析以及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来实现对每个学生行为和学习进展的全面保障,同时利用评价来调整教学方法并优化教学方案,确保班级管理策略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教师郭晶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价教研员丁玉祥对上述三个述评案例从形式、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后,作了题为“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的组织实施与典型问题解决”的专题讲座。

讲座从政策依据、述评内容、述评理念、实践价值、现实挑战等角度深刻剖析对教师教学述评的认识与理解,从组织领导、实施流程、述评原则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阐述如何组织实施教学述评,针对教师教学述评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并就教学述评提质增效提出若干可操作性的建议。科学严谨的分析、丰富翔实的案例、铿锵有力的论述让与会者对教师教学述评有了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评价教研员丁玉祥

随后,三位学校管理者进行了学校教学述评实践和区域实践主题分享。

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庆兵作了“评价赋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发言。刘庆兵介绍了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教师教学述评的探索与实践,以“三值”理念为基础,构建“育人为本”的全人评价体系:构建“六艺少年”学生评价体系,以核心素养引领构建课堂表现性评价体系,综合、立体、多元开展学业述评;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作为队伍建设标准,基于“三值评价”提出教师评价三维度,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生力量;将家校合作作为创生发展的新方向,创造性地提出了家长评价的理念和操作框架并进行积极探索。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庆兵

松山湖北区学校校长助理欧阳伟以北区学校为例作了题为“教学述评:为师生发展提供精细支持”的主题分享。欧阳伟讲述了北区学校在“评价立校”的办学理念和“研·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智慧教研平台实现评价的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北区学校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为CCTM四大范畴,并制定了多元的教师评价办法,通过线下制度固本、线上技术增效的有机融合,落实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教师智慧教研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为教研带来多重突破。

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校长助理欧阳伟

东莞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科研室主任徐洁从区域引领推进工作的角度以TED的形式分享松山湖如何“做有温度的教学述评”。徐洁在区分教学述评与学业述评两种述评样式后分享了松山湖教学述评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情况,着重介绍松山湖在教学述评的实施步骤三阶段,即述评前阶段“了解每一位学生”、述评中阶段“关注每一位学生”和述评后阶段“成就每一位学生”,以及阐述了松山湖高质量教学述评的改革方向、学校和区域层面的实践路径。

东莞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科研室主任徐洁

过去与未来接替承续,改革与挑战并存与同行,接下来,松山湖将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面对教师教学述评新的任务,保持发展定力,凝心聚力,借势发力,进一步促进园区教育事业蓬勃健康发展,为东莞青年教师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撰文】刘慧茹 陈启亮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