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麻章典型村和示范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去年11月,麻章5个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近日,麻章2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其中
那柳村积极谋划产业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跟着小南一起看看那柳村建设最新进展!
吴东俊 摄
乡贤赋能
“垦绿植绿”蔚然成风
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提水浇灌……近日,在区、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合力下,乡贤韦洪的捐助下,60棵秋枫树在那柳村扎根,和那柳村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相互辉映。
受访者供图
“很高兴看到那柳村近几年的蝶变,党和政府都这么关心我们乡村的发展,我当然也不能掉队,必须大力支持乡村绿化工作。”韦洪开心地说。他是广东绿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多次捐赠苗木支援家乡建设,2023年至今共捐赠1522棵,累计价值70余万元,其中在产业路段种下800多棵名贵树木。
这是那柳村扎实推进乡村绿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缩影。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那柳村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学开展村庄绿化工作,推动村庄“五边”和“四旁”绿化,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促进那柳绿化美化提升。
善用乡贤之力。除了发动韦洪等企业家助力绿美建设,那柳村还主动协调争取“乡贤反哺”产业项目落地,积极推动项目之一的特色产业种植经济林木香水柠檬、龙眼、荔枝、黄皮、菠萝蜜、石榴、释迦果、香蜜梨等优质水果绿植500余亩。
受访者供图
同时,那柳村持续宣传发力,积极发动全民垦绿植绿,努力营造全民爱绿意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中深入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发动村民做好“房前屋后”的垦绿文章,推动“四小园”有序布局落实。
“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持续开展,村民参与村庄绿化美化积极性不断提高,“小家美”汇聚成“村庄美”。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带动村民投身绿化建设。
如今,村中“垦绿植绿”蔚然成风,四季瓜果飘香,绿意盎然。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那柳正在路上。
吴东俊 摄
点“绿”成金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做深“绿美”文章,不仅提升村庄颜值,还注重产业谋划与村庄建设有机融合。
那柳村融合村庄特色和自然资源,立足那柳村所在地资源优势,目前已编制村庄发展法定规划,并按照规划图的内容对村庄周边整体环境实施绿化美化覆盖,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环境。
吴东俊 摄
那柳村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比如天下第一富韦士英的故事、蚝壳墓由来、韦氏姑婆传说、石马风水山传说、那柳古炮楼和文笔塔传说等民俗文化。
通过收集撰写和有形塑造,同时对村史文化、村内文笔塔、碉楼、韦氏宗祠、庙宇、蚝壳墓、古井等文化古迹以旧修旧,那柳村使蕴含浓郁乡土气息的各类文化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目前,贰拾叁都农文旅融合项目加速开发,红树林生态建设提档升级。那柳村发扬镇域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群策群力把那柳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典范。
吴东俊 摄
利用这些生态资源,那柳村流转成片水域1700多亩、坡地900亩,外包给现代化农业公司,打造了“一村一品”现代化白鸽养殖基地;同时,做大做强富贵竹传统产业,组织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培训,全村有五分之一村民种植富贵竹,平均每户年收入20万到30万元。
此外,那柳村通过鼓励返乡青年成立农民合作社,发展火龙果、百香果、生态养鸡场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乡贤反哺作用,通过流转土地和海域资源2200亩,修建环村振兴大道3公里,有效壮大和激活集体经济,村庄集体经济收入从多年的负债转变成2023年增收48万元。
【撰文】姚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