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
广州地铁首条“换乘之王”长轨贯通
4月28日
在广州地铁十一号线赤沙滘站内
随着最后一节钢轨成功焊接
标志着广州首条地铁环线
顺利实现长轨贯通
轨道工程开始进入线路精调
和附属设备安装阶段
截至目前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8%
计划年底开通试运营
️
换乘之王!串联五区,设26座换乘站
▼
地铁十一号线全长约44.2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串联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五个区,全线共设车站32座,换乘站26座站,16座与既有线路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线路开通后,能够更好地将广州地铁线网串联起来,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链接以及提升市民群众交通体验具有重大意义。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线路示意图(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金羊网
截至目前,地铁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8%。
车站方面,2座已开通,28座车站已封顶,1座进行土建施工;32个区间已全部贯通;赤沙车辆段及全线车站正在进行机电施工。
️
应用多项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乘客舒适度
▼
据了解,为降低地铁列车运行的噪音,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广州地铁及施工单位中铁二局、中铁上海局等单位的建设者们开展了多轮技术研讨,在轨道工程施工中应用了多项新材料、新工艺。
广州地铁负责建设管理十一号线的负责人王利军表示:
“我们使用了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采用连续支承、弹性锁固的设计理念将钢轨嵌入到整体道床中,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从源头和传播途径上控制轨道和车辆的振动噪声,这是一种‘主动减振+兼具降噪+绝缘+日常维养工作量小’的新型轨道系统。”
同时,地铁建设者们还根据线路与建筑物关系、环评预测超标量大小,在隧道内设置了不同等级的减振道床,其中中等减振10.7公里,高等减振12.6公里,特殊减振21.7公里,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在赤沙车辆段铺轨施工中,地铁建设者们也创新使用了一系列减振降噪措施:
地面层库内采用高等减振扣件,地下层库内采用中等减振扣件,咽喉区地面层和地下层碎石道床地段采用减振道砟垫、接头处采用减振接头夹板、曲线地段采用阻尼钢轨,试车线高架地段采用嵌入式轨道、非高架地段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材料和工艺,能有效实现回库列车的减振降噪,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据介绍,长轨贯通后,还将采用钢轨预打磨技术对正线线路钢轨和道岔钢轨进行“面部微调”:
能够有效的消除钢轨表面缺陷,改善轮轨接触,提高钢轨表面平顺度,避免钢轨病害的过早出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升了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预定下一个网红打卡点
11号线还将争创全国首条非遗示范线
国风氛围感拉满
期待环线开通!
出行更方便!
小互动:
离你家最近的11号线车站是?
编辑 | 禤志杰
责编 | 钟昕彤
校对 | 黄嘉露
采访 | 钟昕彤
来源 | 广州地铁、广州日报、信息时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