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新侨学校开讲,分享自己在化学科研领域的心路历程。
斯托达特勉励学生,要学会团队合作,以巨大的热情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并接受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成功的秘诀在于掌握克服失败的能力。
中国青年科学家希望无限
斯托达特是超分子化学和分子机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也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然而,斯托达特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出生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村庄里,从小在农场里长大,在宽阔的草坪上过着牧牛赶羊的生活。
4岁时,斯托达特到村庄的小学上学,这所学校只有一个老师,所有的学生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由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知识,以此完成小学的学业。
斯托达特感恩在爱丁堡一所中学校园里学习的时光,对他人生的成长起到关键影响。
“我的中学老师们都非常优秀,他们不会拿我们和其他学生比较,而是引导我们自由成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尤其鼓励大家要参加体育活动。”斯托达特说。
虽然中学时期度过了快乐时光,但往后的日子里,斯托达特在学习和工作中面临无数困难。
比如,因为在中学时期犯了错误,斯托达特和好的大学失之交臂;以前做研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工作难度大,只能泡在图书馆每天翻阅资料;在一所大学成为一名年轻的讲师后,遭遇职场霸凌,不得不暂停学术研究。
这一切都阻挡不住斯托达特向往从事化学研究的脚步。
在人生的低谷期,斯托达特转到企业工作,和年轻人打交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不仅取得不少成果,也为他之后研究分子机器打下基础。
回顾自己82年的人生经历,虽然有过许多偶然,比如偶然读到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论文,从而转向研究超分子化学领域;偶然发现分子中的“开关”,提出分子“机械键”的概念,并成功合成人工分子机器,将人类“机械文明”带入分子维度……但唯一不变的,是斯托达特对化学研究的热爱。
2023年9月,在香港大学的邀请下,斯托达特决定在中国开展研究工作,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的团队有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的青年科学家,他们是冉冉升起的科研新星,充满才干和希望。”斯托达特说,中国的青年科学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未来希望无限。
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未知
近年来,黄埔区教育局大力推进科学教育。
2024年2月,黄埔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本次活动作为2024年首届“诺贝尔英雄论道中新知识城”系列活动之一,同时是黄埔区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广州(黄埔)教育创新区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邀请了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实验中学等9所学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参与。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我们践行教育理念的重要一步,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情,从斯托达特教授身上汲取智慧和灵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广州新侨学校理事会理事代表翁文炳说。
广州新侨学校是世界百年名校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联属学校,学校位于中国-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标杆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内,以新加坡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小学、初中、高中12年制“中新”融合特色国际化教育。
“学校将与更多国际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敢为人先的栋梁之材。”翁文炳说。
黄埔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加快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广州(黄埔)教育创新区建设,为黄埔区青少年提供与科学家对话交流的机会,激励更多的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未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在问答环节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向斯托达特提问,他们提问了什么问题,诺奖得主又是如何回答的,一起来看!
Q:您面对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何保持对科学的激情?
斯托达特:我对化学研究充满热爱,这种激情持续了65年。生活中总会有起起落落,我们要想方设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能量,培养将“猪的早餐”(混乱的局面)转变为“丝绸钱包”(有价值的东西)的能力。
Q:您在休闲的时候喜欢做什么,如何决定自己的职业道路?
斯托达特:我非常热爱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曾经还一度想成为钢琴家。我对艺术收藏感兴趣,喜欢足球、板球、网球和高尔夫等体育运动。我之所以选择从事化学科学研究,主要是在高中时期受当时化学老师的影响,老师们非常支持和鼓励我研究化学,虽然当时我对历史等科目也感兴趣,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走上了化学研究的道路。
Q:超越卓越并在自己选择的领域成为领导者,您觉得最关键的能力是什么?
斯托达特:我建议大家要以巨大的热情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并学会接受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事实,成功的秘诀在于掌握克服失败的能力。
Q:化学研究还有前景吗?
斯托达特:化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年轻的科学之一,可能相当于一个2或3岁的孩子,因此有着无限前景。大家在看待化学研究时,不要只把它当成一门科学,要当成一门艺术,要努力寻找未被其他科学家解决的问题,避免跟随他人,要学会创造性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Q: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斯托达特: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建立在合作之上,团队合作是扩展科学发现边界和影响力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单打独斗”更容易产生获得感。我现在的研究小组主要由博士后研究员组成,他们相互合作,一起解决问题。学生们应该努力在团队合作中找到科学研究的乐趣。
南方+记者 陈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