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风云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中关村,见证了无数光荣和梦想。数十年来,多少人和事在中关村绵密地交织、生动地碰撞,搅动着时代风起、商界云涌。

1984年,年过四旬的柳传志,在这里一间20平米的小平房里创办了联想;

1998年,刘强东用12000元租下中关村海沙市场一个摊位开始售卖光碟,收获了“第一桶金”;2000年,李彦宏选择在这里创建百度,孵化了如今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上图是联想创业时的小平房(1984年摄);下图是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区(二期)内的联想全球总部园区(2015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发

上图是联想创业时的小平房(1984年摄);下图是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区(二期)内的联想全球总部园区(2015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发

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怀揣着满腔热血和憧憬走进中关村,中关村也从平平无奇的小村落到“电子一条街”,成为如今的中国科技创新第一“村”。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都在这里诞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酝酿。

4月25日,2024年中关村论坛首次在刚建成的永久会址隆重开幕。过百场活动热火朝天,顶尖技术产品首次发布,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国内外专家大咖畅所欲言……

他们中的许多,正是中关村发展的亲历者,更是中关村传奇的写就者,也是带着中关村创新之火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人。

00:52

360度玩转中关村论坛年会!

“雷厂长”一直在路上

4月25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和北京国际车展两大盛会同日启幕。

在北京车展现场出尽风头的雷军,马不停蹄“赶场”中关村论坛,在北京车展谈科创,在中关村论坛聊汽车。

中关村,很难不让雷军百感交集。这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2010年,已经扎根中关村近30年的雷军,和团队几人围着一口电饭锅,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开启了小米公司的创业之路。

而雷军本人,也实现了从一名程序员到公司管理者的身份转变。

“中关村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一个十几个人小公司创办之初就心怀天下,希望做全球市场。”雷军在论坛上说。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小米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雷军在上市仪式上留影。新华社发(王申 摄)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小米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雷军在上市仪式上留影。新华社发(王申 摄)

14年来,雷军和小米一起,在挑战和机遇中不断成长,在全球智能手机竞技场崭露头角。停不下来的他又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创业”。

1003天,100亿的研发资金投入,雷军口中为“梦想路上的驾驶者而造”的小米汽车SU7,终于在今年3月底正式发售。

28天时间,小米汽车销售锁单75600辆,交付超5700辆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留下一笔。

雷军再放豪言壮语,将自己顶上热搜——今年保证交付10万辆小米汽车;3年后再启动国际市场;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

“正是中关村这种精神,让一代代中关村人,不断地创新、拼搏,诞生了一系列的世界级公司。”雷军说。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雷厂长”一直在路上。

“帽子不会改变你是谁”

在27日的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上,王亚平罕见公开亮相。

梦想对于她来说,也许是小时候家里的樱桃树。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小山村里的她,总喜欢爬到最高的那棵樱桃树上仰望星空。当时父亲一句“你爬这么高怎么不上天呢”的玩笑话,居然成真了。

“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心。我想,是我们祖国发展的好时代、好平台、好机遇,给了我一次又一次机会,让我有机会去实现梦想,甚至是超越了梦想。”王亚平感慨。

00:33

王亚平亮相中关村论坛年会:时代发展让我有机会超越梦想

一头齐肩短发的颜宁也曾是中关村“村民”,在这里度过了10年时光。2022年底,她用一篇名为《归去来兮》的演讲,正式宣布扎根深圳。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她拥有了多个新身份和头衔,带领团队筹建深圳医学科学院,不断招贤纳士,培养人才,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不过短短一年,我的梦想就在深圳这个梦想之都迅速落地生根,萌芽开花。”

去年11月,颜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肩上的担子又多了一分。但她却说“帽子不会改变你这个人,不改变你是谁,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们追求的是在科学史上留下了什么、为社会做了什么。”

数十年如一日,她沉浸在自己科研的小世界里,为大自然的精妙设计而感叹,也因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激动万分。“在实验室里,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就是你的,就看你的思维有多广阔,能走到哪个地方,没有其他任何限制。我想象不出来,世界上还有比这种感觉更美好的。”

正如屠呦呦为论坛所写下的寄语:世界因科学而精彩,科学因女性而美丽。以王亚平、颜宁为代表的女性科学家、企业家等在中关村论坛上精彩亮相。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到“梦想”这一关键词,也身体力行让梦想有了具象。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上,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来寄语。中新网发(记者 易海菲 摄)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上,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来寄语。中新网发(记者 易海菲 摄)

“创新是无处不在的”

中关村,是创新的热土,但并非唯一的热土。

颜宁选择在大湾区继续逐梦。她说,如今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和中关村一样,富有创新的态度、无畏的探索精神和国际化的开放视野。

珠海格力董事长、总裁董明珠也多次“安利”不断成就她和格力的大湾区:“大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只要用心,就能找到机遇”。在中关村论坛上,董明珠说:“创新是无处不在的。”格力目前拥有接近1.5万名研发人员、16个研究院、170多个研究所、1500多个实验室,不断从跟随型发展成为一个创造型企业。

身处大湾区,澳门科技总会理事长卢刚认为,这里不仅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国际化程度高,且同时具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产业链完整。大湾区的庞大人口基数和经济体量,也给科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这是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2023年4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这是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2023年4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无处不在的创新汇聚成中国科创的硬实力。

去年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报告显示,北京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三名,而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分别位列第六、第十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提到,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成为拥有最多科技集群的国家。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成为国内最大的科技集群。

中关村也好,大湾区也罢,全中国都在告诉世界,我们在向前跑,向新闯。

只是论坛的举办,让许多人往事涌上心头。

若时间回摆至上世纪80年代初,方位锁定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当诸多功成名就回到原点,打拼者们依然会吹响奋斗的号角,激发创新的“小宇宙”。只为多年后能对自己说一句:不负时代、不负梦想!

4月24日拍摄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外的主题标语。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4月24日拍摄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外的主题标语。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撰文】话题研究员 陈明诗 赵晓娜 泠汐 曹斯

【策划】胡良光 张梦圆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