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对港供水生命线:节约用水,南方报业小记者在行动!

南方+ 记者

02:49

(走读对港供水生命线:节约用水,南方报业小记者在行动,时长共2分49秒)

走读对港供水生命线:节约用水,南方报业小记者在行动

在金湖泵站之侧的东深工程纪念广场上,一座二十多米高的巨大雕塑巍巍耸立——一位母亲在为怀里的婴儿哺乳。雕像上,似波浪般的裙摆褶皱正象征着母亲河东江。这位母亲深情面向的方向,正是香港。

东深供水工程金湖纪念园主题雕像。

东深供水工程金湖纪念园主题雕像。

深入走读对港供水生命线,感受东深供水工程的神奇与伟大,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历史,也感悟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4月27日,由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与粤海集团、粤海水务联合举办的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东深供水工程”研学活动正式开营。40多名南方报业小记者手持主办方精心准备的研学手册,带着研学任务,从广州出发,前往东莞、深圳,跨越三城走读东深供水工程,深刻体会对港供水的“多情”与“不易”

研学活动开始。

研学活动开始。

饮水思源,感叹生命之源来之不易!

“水在这里提升二十几米之后,下一步就直接流向香港了。”研学第一站,小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东深供水工程金湖纪念园。在纪念园广场上,大家参观了工程丰碑、工程建筑实物模型和“生命之源”主题雕像。

金湖纪念园合影留念。

金湖纪念园合影留念。

参观东深供水工程纪念丰碑。

参观东深供水工程纪念丰碑。

据介绍,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是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四期)建成后兴建的一个主题纪念园。站在纪念园广场凭栏俯瞰,一湾清水缓缓流入写有“金湖泵站”的白色建筑物;经过泵站一番“操作”,河水出来时已抬高成“悬河”,顺着一条架在半空的大型渡槽,向香港的方向流去。“这是整个东深供水工程68公里线路上的最后一个泵站,将水位最终抬高46米后(比取水点),自然流入深圳水库,进而源源不断地给香港供水。”广东粤港供水公司塘厦管理部负责人陈晓岭说。

小记者们手持研学手册认真听讲。

小记者们手持研学手册认真听讲。

在纪念园的主题展馆,讲解员为小记者介绍东深供水工程的由来、发展历程以及改造缘由等故事。追溯历史的步伐,探寻“一江清水奔流入港”的故事,了解“江水倒流,高山低首”背后的艰辛

讲解员讲解工程建设历史。

讲解员讲解工程建设历史。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在上个世纪,香港小朋友们不上体育课吗?”

“我知道!因为上体育课会出汗,出汗就要喝水、洗澡!”

“啊,那个时候香港这么缺水吗?”

在一声声互动中,小记者们惊讶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水荒”的严重性,也了解到为帮助香港同胞解决淡水缺失的困难,上万名建设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惧艰难困苦,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建成全长83公里的东深供水工程,解决了香港用水难题。

“生命之源来之不易!”看着墙上一幅幅老照片,小记者们都被东深供水工程背后的奋斗故事深深感动着,也被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的精神激励着。

趣味实验,把彩虹搬进课堂!

顺行而下,小记者一行跟随东江水来到深圳水库大坝,进一步领略东深供水工程的魅力,深入了解工程的运作原理。在粤海水务主题展厅,大家也近距离了解了最新的智慧水务科技,了解到科技创新在节约用水领域中的应用,感受一座城市背后不为人知的“水密码”。

讲解员讲解水务专业知识。

讲解员讲解水务专业知识。

据介绍,作为粤海集团旗下集原水、自来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水务全产业链大型服务运营商,粤海水务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区投资运营水务项目100多个,水处理规模5900万吨/日,服务人口超1亿人,连续十年荣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一直以来,粤海水务始终以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己任,“从源头到龙头”深入开展智慧水务科技创新,全面倡导落实节水创新理念。

“哇,无人机,还有无人船!”从深圳水库大坝离开,小记者们下一站来到粤海水务水质监测中心,感叹如今水质监测技术的发达。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可以利用空中无人机全视野、无死角的自动巡查;在地面,工程泵站应用“厂站智能巡检系统”后,通过设备智能化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在水面,引入水质监测无人船等设备,可以让水质巡查效率大为提升。

参观水质监测中心。

参观水质监测中心。

“看,我集齐了彩虹的7种颜色!”了解完水质监测,小记者们又来到旁边的学习与创新中心,在水务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质小实验,手脑并用掌握节水知识。

专家指导趣味小实验。

专家指导趣味小实验。

实验现场,小记者们三人一组,根据专家指导和研学手册的指引,利用酸碱指示剂的神奇特性,用颜色指示剂与碱性水进行搭配,在试管中调配出了不同颜色的水,把“彩虹”搬进了课堂。有趣,又有知识收获,实验结束时,小记者们还有些依依不舍。

小记者们做实验。

小记者们做实验。

参与主题征文大赛,丰厚大奖等你拿!

“有谁知道新闻写作的6要素是什么?”研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南方日报资深记者为小记者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新闻写作小课堂,现场讲授写作要领,指导小记者完成节水征文。

新闻写作小课堂。

新闻写作小课堂。

新闻写作小课堂后,主办方根据小记者们研学手册的任务完成情况现场颁奖并分发了丰厚奖品。不少小记者们也积极面向镜头,作为“少年节水大使”向公众推介节水理念,传播节水新风。

“少年节水大使”分享活动感受、推介节水理念。

“少年节水大使”分享活动感受、推介节水理念。

活动圆满结束,小记者合影留念。

活动圆满结束,小记者合影留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国虽然水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仅约为20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即使在降水丰沛的广东,水资源供给矛盾依然存在。根据2022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广东人均水资源量仅1455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3月22日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为大力宣传节水护水,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与粤海集团、粤海水务共同发起“节约一滴水 洒下一片绿”节水行动,并开展“节约一滴水 洒下一片绿”节水行动征文大赛。在此也欢迎全社会积极参与投稿活动,赢取现金大奖!

·活动时间:2024年4月15日-5月6日

·奖励奖金:结合作品点赞数和专家评审,活动将评出优秀作品10个,给予奖状和每件作品500元奖金。

>>>活动参与地址

【采写】南方+记者 李赫 通讯员 马田园

【执行】陈峥 洪燕文 黄如文 林羽蝶 庄衍生 李赫

【运营】陈峥

【统筹】袁佩如 陈仕相

编辑 余佩 陈梅玉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