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您家孩子有必要测骨龄吗?

高州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一、骨龄指的是?

骨龄,顾名思义骨骼年龄,反映人体生物年龄,近似我们理解树木年轮。代表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能比较正确评价人体成熟程度

骨龄X线,医生一般选择左手腕跟尺、桡骨远端骨干 2~3 cm。

人体骨生长板软骨增殖、成熟→骨骺融合,骨龄越大,生长潜势越小,但并不是说骨龄越小越好。一般而言,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或略有差别,正常差别不应超过 1 岁,如果超过 2 岁要考虑病理性因素,比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生长激素缺乏症、甲低、Turner特纳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等将导致骨龄落后。骨龄是作为诊疗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需要结合临床。

二、生活年龄、身高年龄和骨龄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认清:生活年龄、骨龄和身高(包括遗传身高)。

正常来说,孩子的三种龄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疾病常见内分泌、营养、体育锻炼、睡眠、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发育的速度并不一定和生活年龄及身高年龄完全一致。

在儿童青少年阶段,骨龄是生长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定期关注他们的生长发育变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骨龄预测终身高如何?

举个例子,女儿:(父175+母160-13)/2=161cm(156-166),大家看出来了,遗传身高估算仅仅是理论值,有一定的波动范围。是否能发挥或突破遗传身高,后天因素影响也很重要。

骨龄与遗传身高综合对于预测成年终身高更有价值。举个例子,假如家里的女孩月经初潮,身高低于145cm,那她的终身高大概率不会超过155cm,这种情况就需要重视了,尽快就诊。身高预测不能适用于如下疾病:异常矮小或超高儿童、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特纳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症而不治疗者。当然除了身高预测,骨龄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比如疾病的疗效观察、发育评估、无从探索生活年龄时的医学鉴定等。

四、什么情况需要测骨龄?

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性早熟和性腺功能低下、全身性疾病(很可能造成骨发育的延迟)如代谢性疾病等;

身高太矮,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 2 个标准差者(-2 SD)、

P97,骨龄是评估是否治疗及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之一。

身高正常,远远偏离父母给的遗传靶身高所在曲线或年身高增长速度异常下降或过快。3 岁以前身高增长小于 7 cm/年,青春期身高增长小于 6 cm/年,3 岁到青春期身高增长小于 5 cm/年;

过早或太晚出现第二性征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发育起点表现为乳房增大或胀痛;男孩比较隐匿,表现为睾丸体积增大)。

➎身材比例、特殊面容和骨骼畸形或其他医生认为必要的。

五、骨龄提前或落后如何处理?

积极寻求专业医护帮助,即使不可控因素也不要成为我们的绊脚石。

在此呼吁,一旦发现孩子身高偏离,尽早干预,青春期前达到正常身高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