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巨轮”启航,助力高品质文化供给

南方+ 记者

00:40

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建设全过程回顾

文脉悠悠,珠水新韵,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广东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推进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一批具有岭南特色、国际水准的文化新地标傲然屹立于南粤大地;“粤书吧”等公共文化新空间成为靓丽风景线;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等文化品牌活动日益壮大……广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大力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在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今天,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艺术中心打造“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文化巨轮”在珠水之滨启航,必将谱写奋力建设文化强省、共建人文湾区的新篇章

文化强省建设新地标

高品质文化供给添“点睛之笔”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广东加快推进新时代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如巍峨屹立于从化凤凰山麓、流溪河畔的广州国家版本馆,成为传承文明种子、赓续中华文脉的“文明灯塔”;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体结构已完工;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已建成开放。

各地因地制宜打造重点文化地标,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广州市文化馆、粤剧院、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珠海金湾艺术中心,佛山粤剧院,肇庆非遗展示馆,湛江坡头区文化中心等文化新馆已建成开放,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梅州非遗展示馆、湛江文化馆(旧址)完成了升级改造……

去年3月成立的花城文学院,坐落在游人如织的越秀公园里。落成一年多,举办承办文学分享、文化共建类活动70余场,将文学传播的场域植入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市民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的文学高地、文化地标。

“人气旺!”这是近年来广东公共文化场馆频繁“上新”的写照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旁,古韵盎然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与现代气息的广州美术馆新馆交相辉映,高品质艺术大展、琳琅满目的群众文化活动接连不断,人气爆棚,火速跻身羊城热门打卡地。

今天,位于云山之阳、珠江之眼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将为文化强省建设、人文湾区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立足百年大计,打造传世精品。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建设,将其作为全省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高位推动

定位为打造“国际知名、亚洲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文化博览群体,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创新性地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融为一体,在建筑语言上大量吸收岭南建筑元素,在功能容纳上集合岭南文化主要的门类和内容。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坐拥21个展厅和广阔的公共艺术区域,与二沙岛馆区形成“一馆两区”新格局,实现广东美术馆建馆20多年的新跨越。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一棵向上生长的“榕树”作为主体形象,将“家国根脉”融入展陈脉络,展现广东非遗扎根大地、绵延不断、生机勃勃。

广东文学馆立足“时代的产物、文学的殿堂、市民的空间”定位,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大本营,以文学构筑时代精神高塔。

三馆各自独立又有机统一,共同组成岭南“文化巨轮”扬帆启航。悠悠珠水,激荡文化创新创造新浪潮。

多业态公共文化新空间

让群众像呼吸一样感受文化

广州东山口,古色古香的柏园粤书吧迎来“潮人”打卡,年轻市民游客走进古建筑,感受书香沁润;在深圳,“文化+科技”创新功能的灯塔图书馆,成为海滨栈道上热门文旅打卡点;汕头妈屿岛海边的妈屿蓝合胜书房,以无边海景为特色打造听海音乐会,让书房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

南粤大地上,一批“粤书吧”“粤文坊”公共文化新空间如雨后春笋,以“高颜值+新服务”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成为彰显地方特色的文旅“微地标”。

据统计,全省建成公共文化新空间超4800家。这些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不再拘泥于传统空间的单一功能模式,在公共阅读服务、全民艺术普及之外,融合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科技体验等多元功能,探索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文化惠民新路径。

以数字化服务为抓手,广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一方面,打造更新“云剧广东”“粤读通”“文化在线”和音像直播等数字文化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另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统筹优秀舞台艺术精品、非遗、旅游等资源,打造广东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库。

从建设之初,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就秉承“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打造高品质文化供给的新平台、新空间、新模式,为市民游客提供集“展、演、游、购、娱”于一体的多元业态文化服务。

一条亲水栈道从白鹅潭江边绿化带延伸贯通至馆内,“白鹅潭大舞台”将上演琳琅满目的岭南文艺民俗表演,为560米长的临江景观面增添跃动亮色,让群众在出行、工作、休闲中与文化不期而遇,像呼吸空气一样感受文化熏陶。

人文湾区建设新平台

连心架桥共绘湾区“同心圆”

岭南文化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底色和财富,是沟通海外华人华侨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一批根植岭南、立足湾区、面向国际的文化品牌活动日益壮大,汇聚成澎湃激扬的湾区文艺“潮声”

已举办三届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艺术之名集结大湾区11座城市,带领湾区民众“艺游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吸引全世界音乐精英汇聚湾区;广州三年展、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等品牌不断擦亮,以文化艺术推动湾区交流、中外对话。今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与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区等重磅文艺活动也将在广东举行。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作为“湾区交流的会客厅”,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启用,将搭建湾区文化共融、国际文艺交流的更高端平台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将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研究,探索国际艺术交流合作,努力建成展现岭南文化“双创”成果、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当代美术场馆。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楼,专设600平方米“湾区同心”展厅,精选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勾勒出三地共同的文化根脉

广东文学馆将通过港澳台侨文学展厅,集中展示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华人华文重点作家文学成就。广东文学馆将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广东文学译介中心,为广东文学“出海”鼓劲扬帆,通过立足大湾区、促使优秀作品版权交易,助推网文“出海”,以文传声、融通中外,更好发挥文学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作用。

煌煌文脉,巍巍巨轮。这艘“文化巨轮”满载着文化艺术瑰宝,从岭南文脉的浩瀚长河驶来,必将谱写更为精彩动人的岭南文化新篇章

“文化巨轮 扬帆启航”特别报道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开馆大展“史上之最”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开“盛满非遗珍宝的盒子”

广东文学馆:带你“穿越”广东文学2000年

【采写】南方+记者 李培 徐子茗 杨逸 郭珊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策划】侯小军 李贺

编辑 余佩 陈梅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