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糖尿病,“四个一点”不能少

南方+ 记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主要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病”范畴,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在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对消渴病(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预后转归及防治调护皆有论述,为后世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基础。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1DM),多见于儿童;2型糖尿病(T2DM),多见于中老年;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T2DM最多见。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表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不典型表现包括皮肤瘙痒、饥饿、视物模糊、疲倦、四肢麻木刺痛等。

糖尿病大部分也有可能不表现任何症状。

传统中医学早在《皇帝内经》中就已提到五脏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与消渴病(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导致糖尿病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五脏虚弱,素体阴虚。这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肺脾肾的亏虚在糖尿病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饮食不节,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精,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两者互为因果。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达标、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预防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五驾马车”治疗缺一不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包含: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等。

(1)糖尿病的晴雨表——糖化血红蛋白

建议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 <7.0%。

(2)控制血糖要全天候(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要达标!)

空腹血糖 4.4-7.0mmol/L,餐后血糖3.9-10.0mmol/L。

(3)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四个“点”

多懂一点: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意识和并发症护理知识。

勤动一点:加强体育锻练,避免超重或肥胖。运动可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胰岛素消耗,有利于增强脂肪代谢和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的强度及时间需根据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来定:如散步、快步走、养生操、跳舞、太极拳、跑步、游泳等。运动时间:于饭后1小时,每周5天的量,每次约50分钟。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慎行运动。

少吃一点:饮食是控制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多吃粗粮和青菜,少喝酒,不吸烟。吃硬不吃软,吃干不吃稀;吃绿不吃红,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化整为零。吃硬不吃软,是指糖尿病病人推荐吃硬一点的食物,吃便不吃软,是指主食尽量吃“干”的,例如馒头、米饭、饼等,不能吃粥、面条、泡饭等,因为越稀越软的饮食,经过烹饪的时间越长,食物越软,越好消化,易导致升糖过快;吃绿不吃红,是指蔬菜吃绿颜色为宜,因为红色的含糖相对较高,不宜食用;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化整为零,是指推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餐进食保持平稳,方便与降糖药更好匹配,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化整为零是指零食,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允许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水果选低糖型,并且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或者体力活动后,不宜餐前或者饭后。

放松一点:保持一颗平常心,客观认真的认识治疗糖尿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药物治疗方面可选择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一般选择胰岛素制剂治疗,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钦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夏春燕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