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院士走进华师附小开讲,现场回忆与袁隆平共事时光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4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为学生讲述水稻种植从人工到无人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并深情回忆起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共事的时光。

罗锡文勉励学生们,要努力学习,成长成为“有力量、有智慧、懂技术”的创造性劳动人才,研究好、管理好、指挥好无人驾驶机器,培养出更大、更好吃的水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专家带着“铁牛”下田种地

“大家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课堂上,罗锡文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他从原始农耕讲到智慧农业,揭秘了我国水稻生产从原始到传统,从机械化生产到智慧化生产的演变过程。

传统农田的垦耕,往往是通过“一个人、一头牛”来实现。

“如今在郊区,要是看到牛耕田,大家要赶快把它拍下来,好好收藏。”罗锡文笑着说。以前,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一天也就耕两亩地,现在利用无人驾驶旋耕机,一个小时能耕好20亩地,效率大大提高。

不仅如此,无人机技术还被运用到水稻生产的全流程中。

无人驾驶水稻播种机、无人喷雾机、无人收割机……罗锡文带领学生观看无人农业机械如何在无人农场工作,了解创新科技为水稻生产带来的便利。

讲座上,罗锡文回忆起和袁隆平共事的日子。

很多年前,袁隆平曾询问罗锡文:“你们研究机械的,能不能帮忙解决杂交水稻制种授粉的问题?”

说干就干。2012年4月,袁隆平找了两架飞机,请罗锡文一起飞到海南三亚上空,尝试用飞机下沉的气流把雄花的花粉“赶”到雌花的雌蕊柱头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比以往人工“赶”粉的方式,飞机下沉气流风力大、辐射面积广泛,“赶”粉效率高。如今,我国的水稻制种、杂交稻制种,几乎都采用飞机“赶”花粉的方式。

机械耕,牛“退休”。

讲座最后,罗锡文带领学生畅想未来,“以后,专家控制无人驾驶‘铁牛’种地,农民不用再经受日晒雨淋,牛也可以摆摆尾巴,高高兴兴‘退休’”。

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劳动的“幼苗”

本次活动,是2024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搭建了院士专家与青少年学生的交流平台,致力于将科普知识、人文素养、科学家精神创新融入科学教育全链条,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全面提升。

罗锡文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

罗锡文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

自2017年3月起至今,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三方联手,整合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累计邀请了17名院士、120多位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为26万多名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是华师附小学生们在学校上的“第一课”。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土地广袤,粮食对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奠定了我们崇尚劳动的精神内核。”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常务副校长江伟英说,学校希望从小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劳动的“幼苗”,增强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意识。

华师附小校园内建设了天光云影劳技馆作为劳动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种植农作物过程、感受农作物种植乐趣的场所。

江伟英表示,学校逐步形成科技创新教育、劳动教育等办学特色,“本次邀请院长开讲,旨在引领学生在科技教育中开展劳动实践,在劳动教育中注入科技创新的思想,让同学们既了解当前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也加深对劳动意义的理解”。

活动最后,小学生还对话院士,问了不少有趣的问题,院士都是如何回答的?一起来看。

Q:现在有机器帮忙种植水稻了,我们是不是不用学习种植技术了?

罗锡文: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努力学得更多、做得更好,以后设计出走得更久、更快、更好的无人机器。

Q:无人化之后真的不用人了吗?农民工伯伯不用种田,失去了工作,他们还能做什么?

罗锡文:“无人农场”并不是“农场无人” ,而是生产环节没有人,“无人农场”是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所以更需要“有力量、有智慧、懂技术”的创造性劳动人才。也就是说,不是不需要农民了,而是需要更高素质的农民来研究机器、管理机器、指挥机器。

Q:未来的水稻会长得更大更好吃吗?

罗锡文:肯定会,水稻经过生物技术的改进,必然会越来越有营养,越来越好吃,同学们要好好努力,以后种出比我们现在更大、更好吃的水稻。

Q:随着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的发展,未来人类是不是不用劳动了?

罗锡文:要。我不知道50年后的计算机会变得多先进,但50年后,我们肯定还需要吃饭,需要种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只是让农民伯伯更轻松,在家、办公室就能指挥机器完成所有作业。研究和改进这些机器,需要人下田观察,需要编程、操控,才能把我们的智慧农场给运营好。

Q:为什么无人驾驶机器能跑那么快?

罗锡文:这是由我们的程序决定的,设定好程序,就可以让它按照指令走快点。同时,我们利用天上的北斗卫星定位,它们会告诉无人驾驶机器,什么时候需要转弯,应该怎么走、去哪里。

南方+记者 陈理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