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谷蕴藏大能量!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走进华师附小

南方+ 记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如何用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国农业机械化向全面高质量发展迈进?

4月26日,2024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教育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锡文作为主讲嘉宾。林芝市第一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大学城小学也同步收看了课堂直播。

从水稻生产的演变直观科技兴农

“大家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吗?”讲座从一粒稻谷引发的思考开始。罗锡文院士围绕“从人工种植到无人化生产——水稻生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主题,从“农业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变迁发展”谈起,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水稻生产从1.0阶段的原始农耕到4.0阶段的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揭秘了我国水稻从原始生产到传统生产,再从机械化生产到智慧化生产的演变。

课堂上,“无人农场”的出现让在场师生大开眼界,一系列的图片、数据引发阵阵惊呼。有同学感叹道:“这样的农场也太酷了吧!”罗锡文院士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述,带领同学们科学、全面、立体地了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历程,共同探究无人农业机械在无人农场的示范应用和取得的实效,从而更直观感受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的力量。

扎根课堂培育崇尚劳动的“幼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可谓是中国人的“启蒙诗”,人人都会背诵。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是孩子们上的“第一课”。庞大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土地面积、历史悠久的种植传统无不述说着粮食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更奠定了中国人崇尚劳动的精神内核。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也有意在同学们心中种下崇尚劳动的“幼苗”,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意识。校内建设了天光云影劳技馆作为劳动基地,让同学们体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和收成的快乐。

临近“五一”劳动节,科技兴农的案例引发了学生们对于科技发展与劳动生产辩证关系的思考。“罗院士,我们常说劳动光荣,为什么还要发展科技、解放劳动力呢?”“有了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的发展,是不是就不需要人劳动了?”互动环节,大家纷纷提问。对此,罗锡文院士强调,“无人农场”并不是“农场无人”,而是生产环节没有人,“无人农场”是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高度融合的作品,所以更需要“有力量、有智慧、懂技术”的创造性劳动人才。“不下田,设计不出最好的机器”,就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罗锡文院士向同学们耐心阐述了科技发展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更离不开劳动。科技能“解放”人类的双手,让劳动更轻松、更美,也更有价值。但同时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人,离不开劳动,两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对劳动价值的最好诠释。

在科普讲座之后,罗锡文院士也跟随同学们的脚步,与他们一起参观了由该校师生栽种的农作物。华南师大附小天光云影劳技馆里栽满了各色蔬菜、植物,长势喜人。罗锡文院士也给了现场师生一些种植的好建议,如施肥的注意事项等。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负责人表示,华师附小以美好教育理念引领科学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教学,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劳动教育特色等办学特色。本次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引领同学们在科技教育中开展劳动实践,在劳动教育中注入科技创新的思想,既让同学们了解当前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也让同学们加深理解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

以点带面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创新提质,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奔赴,同频共振,搭建了院士专家与青少年学生的交流平台,将科普知识、人文素养、科学家精神创新融入科学教育全链条,为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实践途径。近年来,广州市科协作为枢纽型、平台型、开放型组织,充分发挥跨行业、跨领域的组织优势,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学校的横向合作,在优质科技资源、科普资源释放与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需要之间“牵线搭桥”。

广州市科协、市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三方联手整合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自2017年3月起至今,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累计邀请了17名院士120多位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为26万多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720场。

南方+记者 李鹏程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